孙中山的唯一亲儿子,为何49年没跟蒋介石去台湾,他的结局如何?

战神归来 2024-11-29 21:33:45

提到孙中山的长子, 国名党的太子爷孙科,世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亮点和成绩。

年轻时的孙科,在父亲的巨大光环下显得过于平庸,老年时更是居无定所,依靠救济金度日。

但其实,身处乱世的他,一心想要摆脱父亲的光环,后来更是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01

1891年,孙科出生于广州。

此时的孙中山还未投身于革命事业,而是一名医学院学生,不出意外的话,毕业后他应该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中。

看清中国社会形势的孙中山知道,行医无法救中国,之后便开始为中国革命业奔波。

1894年, 孙中山创建兴中会,他集结了一批思想前卫的革命者, 但次年广州起义失败。

孙中山只能举家逃离国外,孙科随母亲投奔在美国经商的大伯。

初到檀香山时, 因孙科年龄尚小,住处附近也没有学校,孙科就在家中跟随母亲学习国学。

这时孙中山已经前往英国为革命寻找盟友,父子二人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时常通过书信联系。

孙中山也会像寻常父亲一样,在信中关心孙科的学习情况,还会给他寄来各国书籍, 希望能开阔孙科的眼界。

随着孙科慢慢长大,大伯觉得在家里学习的东西已经不够用了,同时美国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同胞, 但这里却没有合适的学校。

所以孙眉决定自己开办私塾,亲自教导这些孩子们四书五经之类的国学知识,重 要的是不能让他们忘记自己来自中国。

但当时美国政府的要求是:适龄儿童必须进入指定的学校学习。

孙科只能离开大伯,进入天主教会办的圣安东尼学校,成绩优异的他, 只用四年就完成了八年的学制。

这期间, 孙科与父亲的书信联系也从未断过, 将学校中发生的趣事分享给父亲, 是他学习生涯中一件一直坚持的事情。

而孙中山也会在信中和孙科讲他的革命事业, 以及希望改变中国的伟大抱负。

还会在信中表达对孙科望子成龙的期望,叮嘱他好好学习,叮嘱他照顾好自己和他母亲的身体。

孙科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毕业后他又成功考入了檀香山四年制美式中学圣路易士学院。

虽然在读书, 但孙科一直没有忘记孙中山讲过的革命和改变中国。

所以他才加入了同盟会, 而后借着他的能力在同盟会创办的《自由新报》《大声 周刊》上, 先后发表了《扬州十日》《文字狱》等揭露清王朝罪行的内容。

直到后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爆发,孙科自请中止学业,回到中国四处演讲宣传革命。

1912年,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千年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 孙中山被任命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科也回到南京与父亲团聚。

虽然此时中国的革命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可离真正的胜利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但孙科还是被父亲要求先完成学业,所以他再度回到加利福尼亚州,直到1916年5月, 孙科大学毕业。

02

因为父亲的原因,孙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像父亲一样, 为中国革命出一份力, 所以在1918年,孙科学成归国。

孙科回国后,也被寄予众望,甚至外界一度称其为孙中山的接班人。

不过孙中山没有以公谋私, 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视同仁, 甚至更加严格。

而孙科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了不少党内人士的赞赏。

而且在民众心中, 他就是干实事的孙中山接班人。

后来孙科在广州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建设规划,广州大变样,很多市民都极力称赞。

史学家也有评价说, 孙科是近现代城市制度开创者。

因为他的成绩以及父亲的背景, 所以仅30岁的孙科, 在民国党元老胡汉民的举 荐下, 成为了广州市的市长。

那些年孙中山儿子的身份, 让孙科在国民党中长时间处于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又因为他的“功绩 ”而得到了民众的爱戴。

他得到了太多与他年龄不相符尊崇地位, 所以难免内心浮躁, 逐渐忘记了初衷。

而且他自小在美国成长接受了美国熏陶,思想上更倾向于美国民主派,对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回国后他做事过于洋派,经常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国民党高层也评价他,孙 科有三大脾气 革命脾气 、洋人脾气和大少爷脾气。

尤其是大少爷脾气, 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可是深有体会。

孙科任职广州市长期间, 有一次孙中山写了手令来让孙科筹集军费二十万。

看到手令的孙科直接表示我又不是印钞机, 哪能来的这么多钱!

随后将送手令的胡汉民直接赶了出去,可是又怕会被孙中山责骂,所以竟然想出来提高民税的方法来凑齐军费。

孙中山得知后大发雷霆把孙科臭骂一顿, 孙科以为事情是胡汉民告发的, 于是开始对胡汉民怀恨在心,还动手打人。

孙中山得知后,拿出枪逼他辞职,孙科看着父亲拿着黑洞洞的枪口指向自己, 吓得落荒而逃。

在这件事情过后,孙科陪同父亲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次数逐渐减少,反而是父亲的学生蒋介石陪同越来越多。

加上孙中山从未表示过让孙科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外界猜疑声渐起,国名党内部 对孙科的评价也是一落千丈。

也许此时孙科与蒋介石的恩怨已经结下。

1925年孙中山先生离世后, 孙科才发现身边没有自己的势力,在军中没有影响力。

这时候他的政治毛病也出来了,他政治立场善变的可以说是相当有投机性。

起初他不满蒋介石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他自己更倾宪政,所以后来他选择了和汪 精卫联合。

不过光凭他的大少爷脾气根本无法与颇有心机的蒋介石对抗。

所以他和汪精卫成立的广州国民政府,不到一个月就因为财政困难支撑不下去, 孙科只能灰溜溜辞职。

于是他又决定反过来投奔蒋介石,不过蒋介石只是认他是孙中山的儿子的身份。

蒋介石只是把孙科像是吉祥物一样供着,没有给他实权性的岗位,只是一些位高 权不重的角色。

由于孙科身份的特殊性,他一直在国名党中身居高位,可惜在蒋介石的压制下和时局乱象下, 他并没有做成多大的政治贡献。

03

抗战结束蒋介石发动内战最终战败后,蒋介石准备下野。

下野前蒋介石搞了一出副总统选举,企图推举孙科为副总统成为他的傀儡, 并利用孙科对付李宗仁。

可惜孙科在选举中落败, 随着国民党大势已去, 蒋介石也退至台湾。

孙科因为和蒋介石政见不合没有前往台湾,而是前往澳门照顾病重的母亲。

在母亲病逝后,他卖掉了房子作为路费前往美国投奔女儿。

后来孙科在美国也是很清贫的, 他把自己住的房子戏称为火柴盒。

不过一生热爱读书的他生活上穷,但是精神确实非常的富裕。

随着他的年龄逐渐增大,他也想落叶归根回到中国。

所以在蒋介石的许可下,他在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时,踏上了台湾的土地,此时的他已经74岁了。

1973年9月13日孙科,因病离世,享年83岁。

作为国父之子孙科颇有种虎父犬子的感觉,但他也算不上纨绔子弟,只是受环境 影响和他自己政治上的摇摆性和投机性, 所以没有一番大的作为。

孙中山儿子的身份成就了他,同时也限制了他。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