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保卫战:盒马鲜生“进”,叮咚买菜“退”

刘旷 2023-09-14 09:13:31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亏损、关店、裁员、收缩战线的消息接踵而至,今年零售电商赛道光景似乎并不美好。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数据报告》预测,2023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增速将降至9年以来最低点,行业渗透率约为8.97%,同比将下降12.75%。

在市场调整和竞争过程中,仍有余力的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平台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挑战,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它们有的停止了扩张的步伐,放弃规模转而追求效率,也有的继续高举高打,继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和配送网络,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要说的是,生鲜零售行业历经高速增长期后,冷链运输、运营成本高、损耗大、用户投诉多等痛点阴霾依旧笼罩,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生鲜电商平台谋求新增长,向前迈进的步伐必定不轻松。

往日荣光一去不复返

想当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生鲜电商行业迅速崛起,多家创业团队和互联网巨头前赴后继探索不同模式,无形中推动了产业的爆发。例如,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以盒马、永辉为代表的仓店一体模式,就连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平台电商也有布局……

创业者、线下商超、互联网电商一蜂窝地涌入生鲜电商赛道,共同编织生鲜电商市场资本爆发、巨头抢滩的繁荣景象,但好景不长,激烈的红海战争过后,生鲜电商集体大溃败,市场进入寒冬期。

一是,生鲜电商早期追求规模,扩张脚步不停歇,导致平台运营成本高企亏损不断,面临巨大盈利的挑战。据统计,在国内生鲜电商领域中,88%的生鲜电商企业亏损,仅有4%的企业营收持平,只有1%的企业实现盈利。

二是,受市场竞争激烈、运营成本高昂以及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倒闭、裁员、退市的生鲜电商平台不在少数。据了解,2023年上半年永辉关闭超市门店29家,今年1-3月,家乐福中国关闭了33家门店,占全部店面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三是,大多数生鲜电商赔钱赚吆喝迟迟未见盈利,投资者对其进行融资时更加谨慎。据艾媒咨询,2022年生鲜电商投融资数量创下新低,投融资数量几乎回到2013年数量水平。另外,截至2023年3月,中国生鲜电商产业仅发生1例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仅0.3亿元。

四是,商品质量、退款、发货、订单问题、虚假促销等问题屡见不鲜,生鲜电商服务遭受诟病。据“电诉宝”显示,2022年全国生鲜电商用户投诉问题类型主要包括:商品质量占据首位,占比16.25%;退款问题第二,占16.25%;发货问题第三,占比12.50%。

面对此情此景,有人选择了撤退,也有人坚持进击,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以不同姿态抵御“寒冬”,继续寻找增长和盈利的机会。

叮咚买菜:以退为进

作为生鲜电商补贴大战的幸存者,叮咚买菜业绩起伏不定,导致其后来选择了断臂求生持续“大撤退”。

据了解,2022年以来,叮咚买菜已陆续撤出厦门、天津、广东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以及河北唐山、廊坊等多个城市。近期又撤出川渝市场,重庆和成都站点已关停,至此叮咚买菜的城市驻点还剩25个。

关于撤退原因,叮咚买菜官方表示:“公司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对重庆、成都业务进行了调整,暂停了相关区域的服务。本次调整不影响公司在其他区域的正常经营。”简单来说,叮咚买菜“大撤退”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从财报数据来看,叮咚买菜“降本增效”策略稍有成效,已初步实现盈利。财报显示,叮咚买菜2023年二季度营收为48.406亿元,上年同期66.344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750万元,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

与此同时,叮咚买菜的研发、销售等运营成本大幅下降。

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叮咚买菜成本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6.346亿元下降26.6%至48.669亿元。其中,商品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6.4%至33.403亿元;履约支出同比下滑25.6%至11.466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39.3%至8910万元,产品研发支出为2.017亿元,同比下降21.0%。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叮咚买菜收缩规模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来,叮咚买菜收缩规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二来,叮咚买菜将有限资源更加专注地用于核心业务,有益于增强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三来,规模变小后,叮咚买菜可以更迅速地做出调整来适应市场需求,降低运营风险。

不过也有人质疑,叮咚买菜为缩减成本而减少前置仓站点以及减少骑手,会影响其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减负的做法确实给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带来一些影响,例如:骑手数量不足订单处理时间长、覆盖范围变小无法提供配送服务、骑手分布不均影响配送效率等等。然而,考虑到叮咚买菜处于一个“亏损高压”状态,这种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其只需要寻找服务质量与成本之间平衡。

要说的还有,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朴朴超市三大主打前置仓模式的平台均实现盈利,意味着前置仓模式已经跑通。随着叮咚买菜持续创新和发展,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满足市场需求,有望保持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叮咚买菜的扩张能力正在消退,这种消退不仅体现在退城撤店,还包括叮咚买菜降本博盈利之上。不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在生鲜电商大环境动荡的当下,叮咚买菜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保持稳定盈利已实属不易。

盒马生鲜:以攻为进

与推崇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积极“节流”不同,主打店仓一体的盒马在“开源”的路上越走越快。

首先,盒马上线“1小时达”服务抢攻即时配送市场,广招骑手提高配送效率,填补原本缺乏生鲜零售选择的空白区域。

盒马通过优化物流和供应链,无限延展服务能力,实现了快速配送和高效的库存管理,弥补了生鲜电商在时效性和效率方面的不足。据了解,3月盒马正式宣布上线“1小时达”服务,还开启新一轮骑手招募。

其次,盒马在一线城市疯狂开店,试图在大部分生鲜电商平台停歇的时机扩充疆土,拉开与其他生鲜电商平台的份额差距,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据盒马消息,9月预计会开出16家盒马鲜生门店、3家盒马mini门店、9家盒马奥莱门店,1家盒马黑标店Premier,1家杭州亚运会媒体中心体验店,合计30家门店,平均每天1家新店,开店速度重回巅峰。

再有,盒马启动上市进程,如若成功上市将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新项目、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以支持新业务增长、扩大规模。

早在3月份,阿里巴巴宣布“1+6+N”改革,云智能集团从阿里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盒马启动上市计划,预计于未来6-12个月内完成。不过,近期有媒体爆料,阿里将暂停盒马香港IPO计划。对此盒马回应表示:不予置评。

盒马能否成功上市还是未知数,但其已经拥有广泛的配送辐射覆盖范围、优质而丰富的产品品类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形成健康持续的商业模式,并且已经实现多个季度盈利。

一方面,盒马入局生鲜行业多年,已在全国建成多个仓储、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十分完善,仓储、物流效率以及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盒马积极探索盒马X、盒马奥莱等多种业态,探索新业态的战略,使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撤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进击也是为了更好地存活,盒马鲜生、叮咚买菜在夯实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突围点。

铺更大的棋,寻找新“出路”

在叮咚买菜和盒马鲜生基于自身条件各自突围之际,对生鲜电商市场虎视眈眈的阿里、美团、京东等电商巨头也,加快了进攻的节奏。

2月份,美团买菜重启扩张计划,在武汉、廊坊、苏州等二线城市部分地区开拓了新业务;同月京东重启前置仓,又上线“京东买菜”;5月份,阿里将定位社区电商的“淘菜菜”与即时零售平台“淘鲜达”,合并升级成为 “淘宝买菜 ”。

内忧外患之下,叮咚买菜和盒马聚焦自有品牌商品的差异化、配送效率及范围,持续提升平台价值,并积极布局新风口、新赛道,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首先,叮咚买菜、盒马基于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和高效的物流体系,积极扩充自有品牌、特色商品等销售额占比,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

财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商品的GMV于大盘占比已经提升到了19%,未来希望可以提升到30%。无独有偶,盒马首席商品官赵家钰曾透露,囊括了生鲜、标品、3R(即烹、即食、即热)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35%。

其次,生鲜电商平台正各展其能不断延伸、拓展、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发力预制菜赛道是生鲜电商平台共同的选择。以盒马为例,其与10余家农企、央厨、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产-学-研-销”一体的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

生鲜电商发力预制菜确实有一定优势,例如:配送快、品类多、渠道稳定、品牌背书等等。不过,预制菜赛道已经一片红海,而且消费者认可度有待提高,其能否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救命稻草还未可知。

总而言之,生鲜电商平台们似乎正在铺一盘更大的棋,试图从单一的生鲜品类赛道延伸至多元食品品类赛道,转型升级为拥有多个品牌的食品电商,不过这些新业务能否多点开花支撑其未来业绩增长,需要时间去验证。

3 阅读:760

刘旷

简介:以禅道参悟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