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案件回顾
从古至今,婆媳矛盾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现代社会,婆婆与儿媳可能因为各种缘由,无法与对方和平相处。
尤其是,儿媳认定婆婆是懒惰的人,自然对婆婆更加不满,一有纷争,两人基本说不上几句话就吵起来,甚至动手。
这种情况,已经达到没法沟通的状态,没个中间人去调和,双方关系不会主动修复,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解决矛盾。
不过,家不是战场,再怎么激动,每个家庭成员应该保持一定的理性,不要做过激的举动,比如拿刀砍人啥的,这是最不可取的方式。
真闹出人命,后悔也来不及了,自己同样为此付出代价。
周老太太同调解员诉苦,她与儿媳一直处不好关系,两年来小矛盾不断。
昨天,儿媳更是要把她赶出家门,说是没法继续一起住下去。
原本,她搬出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附近不远处就是她们家老宅,收拾一下就能住进去。
只是,儿媳催得太紧,还把她的东西扔出房间,这就有些不像话了。
儿子结个婚不容易,她不想与儿媳撕破脸皮,免得影响儿子与儿媳的夫妻感情,更不想让儿子为难。
之所以求助调解,目的是希望和平解决家庭矛盾。
当调解团队跟着老太太来到家里,却发现老太太的儿媳晓娜,正忙着收拾打包东西。
这大动作,不用多想都知道是准备搬家了。
面对调解团队一行人,晓娜摆摆手,啥都不用说了,婆婆不走,她搬走就是了。
既然房子是婆婆买的,那她不占这个便宜,搬走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才不在这个家里受窝囊气,她受够了。
她现在收拾的东西都是结婚时亲手置办,自己掏钱买的,当然得打包好带走。
老太太在边上叹气,昨儿个,她一回家就发现客厅堆积着她的衣服以及棉被之类的东西。
明明早上她房间门有上锁,一回家就发现房间门被人跺坏了。
儿媳趁着她出门,直接破门而入,把她房间里的东西给扔出来。
听到婆婆如此说,晓娜立即停下手里的活,走到婆婆房门前,跟调解员解释说,东西是她扔出来的,但房间门不是她跺坏的。
这门,一开始就有问题,她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要是门锁没坏,她没那么大的劲破门而入,这锁可严实着呢。
婆婆故意给她难堪,居然报了警。
这时,周老太太又说,儿媳一动怒,真的让她很害怕。
就说昨天,她们两人闹矛盾,儿媳直接当场拿刀,对着她砍了好几下。
幸好,她衣服穿得厚,只是衣服破了好几道口子,儿子及时拉开儿媳,总算保住了一条老命。
晓娜否认了婆婆的话,她并没有拿刀砍婆婆,只是那会她刚要收拾刀具,而婆婆恰好过来跟她吵。
为了搬家的事而起争执,肢体冲突期间,不小心割到婆婆的衣服。
妻子与母亲闹成这样,晓娜的丈夫小天一脸无奈,他是真的很为难。
若是站出来替母亲说句话,妻子就认为他偏袒母亲。
要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说句话,母亲又觉得他娶了媳妇忘了娘。
母亲房间门的事,的确是妻子跺坏的,她脾气急躁,一冲动就容易做出极端的事。
妻子没有房间钥匙,便顾不上三七二十一,直接跑到门那边使劲推,使劲踹,他怎么劝都不听。
他跟妻子说,让她别急,有什么事等母亲回来一起好好商量。
妻子回他一句,她一刻也等不了。
另外,她之所以拿着刀,意思就是不让他劝,她铁了心要跟母亲分开住,不是母亲走,就是她走,没有第三种选择。
当时,看到妻子拿刀与母亲发生冲突,他真的吓到了,怕闹出人命,毕竟刀剑无眼。
所以,他赶紧上前把两人拉开。
只是,他速度不够快,母亲的衣服还是破了几道口子,因为他手里抱着孩子,得把孩子放下才能去阻止她们动手。
夺过妻子手中的刀,他便劝她去抱抱孩子,孩子肯定吓坏了。
这么说,目的是让妻子转移注意力,就顾不上打架了。
晓娜解释说,别怪她等不了,因为婆婆搬家之事拖得太久了。
她早就与丈夫商量,婆婆和她继续住下去,矛盾只会越来越多,分开住对大家都好。
老宅那边离得近,婆婆又不是没有去处。
要不行的话,她搬出去也行,又不是没房子住,大不了出去租房。
关键是,婆婆得给个准话。
一会说,她需要时间收拾老宅,一会又找别的借口,这不就是故意拖延时间,她压根不想搬出去。
然后,丈夫去问婆婆拿房间钥匙,婆婆也不给,哪怕丈夫给婆婆跪下了,婆婆也不给。
当她问丈夫婆婆到底什么意思,丈夫说婆婆听到她软话才考虑搬家。
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她被逼急了,才把婆婆东西给扔出房间。
调解员提醒晓娜,有些事或许婆婆做得不妥当,可作为小辈,她不该把婆婆的东西扔出房门。
这不是给别人戳自己脊梁骨的机会吗!
晓娜很是激动,道理谁都懂,可很多时候,婆婆的行为真的令她非常恼火,没法控制。
她与丈夫结婚不过两年,就已经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
丈夫工资一个月三千块钱,根本无法一人担起养家重任,于是她只好一边带孩子,一边在网上做点小生意,给家里增加收入。
而婆婆这个人呢,实在懒惰又爱炫耀,在家啥家务都不做,也不帮她带儿子。
各种小矛盾长期积累起来,昨天又有了新矛盾,一下子大爆发了,想到婆婆好吃懒做的嘴脸,气得她拿刀砍婆婆。
没错,她承认是她砍了婆婆几下。
不过,婆婆也有责任,原本她只是气得拿刀恐吓一下婆婆。
谁知,婆婆气焰越发嚣张,鼓足力气挑衅她,跟她说,砍啊,砍啊,有胆就砍啊。
这话,谁听不生气,于是她真砍了。
再说婆婆懒惰的事,婆婆一回家立马躺沙发上,刷短视频。
丈夫说,婆婆白天上班,回来由着老人家放松吧。
问题是,她也是每天挣钱,为何她就得包揽所有家务,洗衣做饭拖地,凭什么。
行,就算她能大肚量不计较,可以认同婆婆不做饭,可婆婆起码分担一些活,比如帮忙洗菜,或者倒下垃圾,这些都是很轻松的事。
但是,婆婆就是不做,说了很多次,婆婆当没听到。
她再忍,要不婆婆帮她照看下小孩?
结果,婆婆还是找理由拒绝了她。
有时间玩手机,没时间帮她一点小忙,搁谁不恼火?
有时,她又要蒸馒头,又要煮稀饭,越干越恼火。
其实,她本来也不太会做饭,都是为了这个家才学着去做。
她能做到这一步,为何婆婆却那么懒惰?实在是想不通。
哪怕她怀孕那会,婆婆也是无动于衷,家务都依赖她去做,直到她真的行动非常不便,婆婆才跟赶鸭子上架一样做点事情。
她坐月子,婆婆非但没有照顾她,还整出一些让她生气的事。
无奈之下,她坐完月子,就跑去娘家那边住了,一住就是九个月。
后来,考虑到一些因素,她与丈夫才重新搬回家里。
更让她生气的是,婆婆爱发短视频跟人炫耀,说是儿媳做了什么菜,蒸了什么包子,言语间优越感十足,像是跟人说她在家就跟老太君一样,她这个儿媳上赶着伺候她。
一回家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她这个儿媳做好饭菜,端上桌给她吃。
反正,看了这些视频,她心里很不舒服。
发完那些视频,婆婆有时还搞直播,在房间里手舞足蹈,看着就让人心烦。
儿子半夜哭了,婆婆也完全没有理会。
她一个人累死累活,肩膀酸痛难忍,贴了药膏才勉强减轻一些痛苦。
她从小没了母亲,心里一直渴望母爱。
嫁给丈夫之时,她还以为会拥有母爱,谁想结果却是这样。
婆婆一点母亲的样子都没有,按理说,母亲应该是慈祥和蔼的,勤劳能干的,善解人意的。
听到这,周老太太眼圈红了,责怪儿子小天不会传话,她的原话都被儿子传歪了。
她总是劝儿子,不要偏向她,要站在儿媳那边,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说句实话,她不懒惰,一开始她有做过家务,那些洗洗擦擦啥的。
只是,儿媳嫌弃她洗菜洗得不干净,厨房也擦得不干净。
被儿媳这么一说,她也就不做了。
晓娜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为了一家的健康着想,肯定要把饭菜做得卫生干净,菜当然要洗干净,厨房也必须弄干净。
她把婆婆做得不足的地方指出来,也是为了一家子考虑,不过是婆婆不想改正而已。
说到底,婆婆还是懒惰。
见儿媳依旧指责自己,老太太泪崩,她压力也很大,她欠了十几万的债务。
当初,为了给儿子买房,她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还借了十几万外债。
多年来,她其实过得很辛苦,早年与丈夫离婚,随后一人拉扯养大小天。
小天的父亲,根本不管他们母子死活。
所以,她只能靠自己,债务也只能一个人来还。
要不是欠了十几万外债,不至于她这把年纪还出去干活。
年纪越大,赚钱越不容易,十几万债务压得她踹不过气,有时晚上因为债务的事睡不着。
顶着大压力,她没心思帮儿媳带孙子,也没法投入去干家务。刷短视频,开直播,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暂时忘记压力。
老太太和晓娜各有各的难处,都不是坏人,只是少了有效沟通,没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针对她们的问题,心理咨询师花了两个小时时间,分别给她们分析问题所在,并作了心理疏通。
这番开导并没有白费,晓娜由一开始的激动不已,再到态度变软,说明她真的意识到自身也存在问题,并非婆婆一个人的错。
晓娜性子直,一旦意识到自己有错,立即跟婆婆道歉,不该冲动扔婆婆的衣物,更不该拿刀砍婆婆。
她以后会和丈夫一起,把婆婆欠下的十几万债务还了。
而婆婆也觉得错不在儿媳一人,她自己也有问题,儿媳也是个好孩子啊。
又要挣钱,又要干家务,真的很辛苦。她以后会分担家务,不再厚着脸皮让儿媳一人干了。
儿媳还买了衣服给她,当时她可感动了,在那之前,没人给她买过东西。
说着说着,婆媳两人抱头痛哭。
看到婆媳和解,调解团队很是欣慰,也劝小天,他应该担起家里的重任,母亲和媳妇有矛盾,要灵活调解,要有一家之主该有的作为,不能过于软弱,学会压事,控制局面。
一个人做事不能走极端,就算脾气再急躁,也不该做出危险的行为。
否则,只会损人不利己。
晓娜本质不坏,人还勤劳能干,可惜就是为人太冲动,容易因冲动干出一些过激行为。
要是不改正的话,对她自身很不利,冲动是魔鬼,控制不好,人会为自己的冲动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为别人,就为自己,也要慢慢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做好情绪管理。
晓娜扔婆婆的衣物,拿刀砍婆婆,这些都是冲动不理智的行为,本来自己有理,也因冲动变成了理亏,真的不划算。
明明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为何非得选择一种最不利于自己的方式呢!
何况,拿刀砍婆婆这种行为,真的很可怕,真要把婆婆砍没命了,冲动褪去后,她肯定会后悔,也会害怕,还得负法律责任。
幸好她没砍准,婆婆可能也躲了一些,加上衣服穿得厚,后丈夫抢过她手中的刀,才没酿成悲剧。
不过,有了这样的举动,给边上的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这也是一种损失。
作为婆婆的周老太太,也是没有分寸,明知儿媳个性冲动,看她拿刀还凑人家跟前激怒人家,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平时回家也没个婆婆样,即便想放松一下,起码也该分担些家务,儿媳指出哪里做得不好,她尽量改正就是了,毕竟儿媳的出发点也是好的。
什么都不干,又不帮带孙子,本不好的婆媳关系肯定恶化。
老太太其实有点搪塞儿媳的意思,说是搬出去,结果拖了好久都没搬,也没给个确切说法。
这样不清不楚,拖泥带水,一向果断的儿媳察觉后,自然而然爆发了。
搬与不搬,她搬还是儿媳搬,给个准话,或许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不过,老太太或许在家务上懒散了一些,倒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她还是有奉献精神的,花光积蓄以及借钱给儿子买房,自己出去干活挣钱还债,说明她也是一位会为子女考虑的母亲。
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身上都有缺点,也有让人敬佩的优点,都不是无可救药之人,只需要她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家就会变得温馨,矛盾也会渐渐化解。
这个家,最不作为的是丈夫小天,没能处理好母亲与妻子之间的矛盾,也没多少赚钱的实力。
他在强势母亲和强势妻子面前,气势显得非常弱。
调解完了还继续住一起,迟早还得上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