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CNN旅行频道建议的去中国旅游一定要品尝的中国美食。
北京烤鸭将脆亮的鸭皮、多汁鸭肉、黄瓜、葱和甜豆酱整齐地包裹在薄饼中,咬一口后您就会明白为什么几百年以来北京烤鸭一直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包括古代皇帝。据说,烤鸭最早始于 1500 多年前古代帝制政权的所在地南京。在 1400 年代中国迁都至北京,皇室也将烤鸭带到了这里,从此这种包裹在薄饼中的美食风靡全球。
多数南京居民都一直认为,他们的城市才是中国真正的鸭都。对鸭的痴迷从其种类繁多的鸭肉产品可见一斑,包括咸鸭、鸭油煎饼和鸭饺。其中,没有什么比一碗便宜的鸭血粉丝汤更能打动爱鸭人士的心了。这道街头小吃由鸭骨汤、鸭血块和鸭内脏(如鸭肝和鸭肠)制成,充分利用了鸭子的每个部分。
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蒸鱼技巧却很难掌握。时间至关重要, 蒸鱼的分钟或秒数取决于鱼的类型和大小,以及炉火的强度。少煮一分钟,鱼肉可能还未从骨头上脱离;多煮一分钟,可能又有点干。很多家常蒸鱼通常会加上一些甜酱油和葱。
此面始于 100 多年前,最初的销售方式是街头小贩挑担担沿街售卖。这种干面来自四川的特产由肉末、切碎的葱、香料、碎花生和各种酱汁拌成。但也有人喜欢热、辣、咸和碎花生形成的肉汤面。共同的特征是面的上面要盖一层炸过的脆肉碎。
来自湖南山区的美食(也称湘菜)通常用大量的油、盐和辣椒烹制。他们甚至有自己的辣椒主题民歌,歌词宣称“没有辣椒就不算菜,一点点辣椒胜过一顿精致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剁椒蒸鱼头了。剁椒是湖南人家中的主要调味品,它是用红辣椒、切丁,然后拌入盐、姜、蒜头和白酒腌制一周。厚厚的剁椒铺在鱼上又咸又辣,剩下的汤汁也是面条或饺子的美味蘸酱。
提醒:一旦你尝试了粤式的木碳烤鹅,就没有回头路了,再没有其它烤鹅会让你满足。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融化的脂肪、多汁的鹅肉混合着一股特有的柴火味一起在嘴中散开。有些餐厅使用樟木或荔枝木,则更有特殊的烟熏味。
潮州的海鲜以朴实无华而闻名,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得到新鲜食材的原始鲜味。最地道的是冻鱼或冻蟹。为了保持海鲜的新鲜,鱼和蟹在蒸之前会用盐稍微调味,冷藏后再食用。吃鱼时常用当地的普宁豆酱,吃蟹时则蘸上大蒜和醋。
传说过桥米粉是多年前一位慈爱的妻子发明的。她的丈夫在一个岛上学习,所以妻子会过桥给他送每天的午餐。由于食物会变冷,妻子想出了妙招,单独带一锅滚烫的热鸡汤,因为汤表面的鸡油可以保持鸡汤温暖。当丈夫准备吃饭时,将所有食材倒入热汤中,就如新鲜出锅一样。
宫爆鸡丁是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菜之一,用旺火将鸡丁和葱、姜、胡椒、辣椒和炒花生一起炒制。起源有各种版本,但多数认为灵感来自 1800 年代一位名叫丁宝增的前四川巡抚,其绰号是丁公宝。据说,丁喜欢来自中国山东省的酸咸味炸鸡。来到四川后,他让厨师在这道菜中加入四川当地的辣椒和花生——剩下的就是历史演变传承了。
油炸猪肉会感觉有点腻,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但值得庆幸的是,咕咾肉却很开胃。这道菜中的菠萝、糖、醋和酱油形成的风味酱汁为酥脆的猪肉增添了一种新鲜感。如果你喜欢甜酸口味,你也可尝试一下福建版——荔枝咕咾肉。传统上这道菜中没有荔枝,但现在有些餐厅会使用荔枝或荔枝酱来实现其效果。猪肉深度油炸后的表面就如荔枝不均匀的表皮,可以附着更多的酱汁。
吃饺子时谁还想要炸薯条呢?无论蒸、煮还是煎,里面的馅料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蔬菜一次性输入你口中。醋和辣椒油是搭配饺子的最佳调味品。
海南鸡饭在东南亚很有名,但并不源自于中国海南省,而是最早出现在马来西亚。但海南鸡饭的灵感则来自海南岛及这里皮薄、肉嫩的文昌鸡。因此文昌版鸡饭与海南鸡饭类似,海南当地人喜欢沾上蒜蓉姜酱、辣椒酱或小橘汁作为调味品。
麻婆豆腐充满了活力——由于这道菜中使用了很多香料、辣椒和胡椒,每一勺都饱含着胡椒盐和麻辣味冲击着味蕾。四川人认为最好的麻婆豆腐必须用汉源花椒和郫都豆瓣酱制成。最常见的做法是使用猪肉末或牛肉末加上豆腐一起烹制。
无论是用鲍鱼丁和松露丁制成的高级版本炒饭,还是使用冰箱里即将变质的食材混合炒制,每份炒饭都有两个重要特性——干而有味的米饭粒和炒锅气息。
在中国辽阔的北方,寒冷的早晨,最有人气的地方是煎饼摊和那咝咝作响的大平底铁锅。它的基本制作就是鸡蛋和葱分布在煎饼上,然后翻转过来,抹上一团豆酱,按你喜欢,卷入果子脆片,或者是油条和蔬菜,折叠起来,装在纸袋里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