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有人欢喜有人忧。这一天的315晚会,集中曝光一些问题产品和黑心企业,劲爆效果杠杠的。但问题是,为什么年年曝光,类似行业和产品还是不停地有雷炸出?
这两天,热搜榜里都是315相关话题,黑名单一个接着一个:翻新卫生巾、一次性内裤虚假消毒、冷冻虾仁虚重、非标电线售卖、啄木鸟维修刺客等等。这些问题应该早就被记者暗访到了,为什么明明早就知道了,却不第一时间处理问题,非要等到315才曝光?

315晚会的初衷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3月15日之前,记者卧底或暗访是用了很长的时间,也查到了很多质量和服务问题,证据肯定是充足的。不马上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为了保证315晚会的节目收视效果吗?
这不禁让人心里一阵发凉:从记者掌握证据,到攒足话题一下子在315晚会抛出,这期间如果某个消费者遭受了伤害损失,谁该负责任?

就像老百姓关心的食品问题,年年是315的“回头客”。年年曝光问题,问题又年年出现,只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小龙坎火锅回收剩菜销售,沪上阿姨使用过期食材,蜜雪冰城使用头天水果,华莱士后厨乱象等等,这让人觉得食品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反正一般吃不死人,所以就攒着问题吧,堆到315这一天集中曝光!

到底是保障消费者权益重要,还是在保障315晚会节目收视率重要?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全年不是只有315这一天才重要,不能315一过,问题依旧。广大群众希望365天每一天都像315一样,这就需要监管部门的工作要保持常态化、有效率,而不是仅仅靠着几个有良心有胆识的记者来暗访,才能让黑心商家得到惩罚。

随发现,随曝光,随处理,才是真正对人民的利益负责!
守护不止“315”,更应“365”,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