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去世,如何正确开启防御模式?

健身有道养护 2025-02-08 10:15:26

近日,著名艺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年仅48岁。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虽说令人惋惜,但更多的是震惊!

众人疑云重重:明星的医疗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吗?明星还会因流感去世?流感会这么容易致命吗?流感并发肺炎,去医院抢救无效?ECMO上了吗?呼吸机上了吗?我们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被大家熟悉的疾病:流感≠感冒,它容易引发肺炎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得了流感后,会突然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疲乏,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患流感后容易产生并发症。

日本这波流感疫情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病毒以甲型 H1N1 为主。而在此次的流感大潮中,我们国内的流感疫情也不容忽视。瑞安人民医院瑞祥院区的发热门诊也是“病满为患”,尤其是春运的人流涌动,更是雪上加霜。我们国内今年的流感病毒分型也是以甲型 H1N1 为主。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尽管流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需要知道的是“流感不是感冒,就像张文宏教授所说的:老虎从来不是猫!”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最大区别在于病毒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流感出现并发症:可致命!

流感每年全球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其病死率约为0.1%~0.5%,主要危害:

• 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性肺炎,严重者致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病毒性心肌炎等增加猝死风险;

• 脑炎、脓毒症等危及生命;

• 加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心血管病)等。

哪些原因容易致流感重症化?

1、病毒分型:不同的病毒亚型所致的毒力及导致机体的免疫损伤、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均不同。

我国近年来,均以H1N1为主,H1N1流感则更容易导致年轻人出现严重肺炎或免疫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而H3N2流感病毒对老年人更加不友好,因为老年人对H3N2的免疫力较弱。

2、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是加重原因:长期吸烟导致呼吸道粘膜损害和空气污染,更容易增加肺炎风险,使流感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3、宿主因素:「高危人群」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加重病情。尤其是以下5类人群:小于 5 岁的孩子;大于 65 岁的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 大于 30;怀孕中的女性。

如何开启防御模式?

流感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率。

1.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的方法!)

流感疫苗可降低50%以上的住院率,减少重症和死亡。

建议所有6个月以上人群每年秋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和长期从事群体工作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暴露人群。

2.预防用药?

对于密切接触“流感确诊患者”的人群,若自身存在免疫力低下的因素或存在其他慢性病等高危因素,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每天1粒或玛巴洛沙韦总量1粒(成人)作为预防性用药。

3. 早确诊、早治疗

•如果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如果确诊流感,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达70%。

4.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定期锻炼,适当运动,增强免疫系统。

5. 远离高风险暴露

流感防控需警惕

正如大S,平时过度疲劳,且基础患有癫痫等病史,起病后诱发哮喘发作,她正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容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但由于其在日本,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及个人的重视度不够,直接导致疾病延误救治时机,进而导致死亡。所以对于高危人群,需重视流感带来的危害。

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帮助我们抵御防流感的侵袭。

愿大家都能正确认识流感,合理抵御流感带来的危害,平稳度过每个流感季。

作者:感染科 徐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