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牺牲最大的省!350万“叫花子军“出征,战场皆是四川男儿

温柔寻夜色 2024-12-20 20:16:40

抗战牺牲最大的省!350万"叫花子军"出征,战场皆是四川男儿

世人皆知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等重大战役,却鲜有人知这些辉煌战绩背后,竟有一支被日军嗤笑为"叫花子军团"的川军在默默付出。他们衣衫褴褛、武器简陋,甚至多人共用一支步枪,但就是这样一支"乞丐部队",却在抗战中创造了令人震撼的战绩。900万川军出征,每20个四川人就有1人参军,65万将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支"叫花子军"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屹立不倒?为何说"无川不成军"?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清末川军的起源与发展

1896年的成都城内,一支由四川总督岑春煊亲自组建的百人卫队正在宽阔的校场上列队操练。这支卫队,便是日后威震华夏的川军最早的雏形。

岑春煊曾说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支军队,当以精神为纲,以训练为本。"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他开创了川军独特的练兵模式。每天清晨,这支卫队都要进行三个时辰的严格训练,从基本队列到武器使用,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执行。

有一件趣事至今仍在川军老兵中口口相传。一名叫张德仁的士兵因为站军姿时眨了眼睛,被罚站了整整一天。这位士兵后来成为了川军的一名骁勇善战的连长,还创下了单兵格斗连续击败三名日军的战绩。

1902年,岑春煊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最早的现代军事学堂——蜀军武备学堂。这所学堂不仅教授军事技能,还开设了算学、地理、外语等课程。当时的一份招生简章上写道:"凡年满十六岁,身体强健,志存报国者,皆可报名。"这份简章如今还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内。

随着武备学堂的学员逐渐毕业,川军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09年,川军已经发展到了1700多人。这支队伍第一次展现实力是在进藏途中。当时,一支数百人的藏军正在德格一带设防,准备阻击川军。但当他们看到川军整齐的队列和精良的装备时,竟然不战而退。

有意思的是,当时川军的军服是由本地蜀锦制成,既美观又实用。一位名叫李茂林的老兵曾经回忆说:"那身军服穿在身上,走在街上都倍儿有面子。"这种特制军服后来成为了川军的一大特色。

辛亥革命爆发后,四川军阀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川军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往往带有独特的"川味"。1916年发生的一场战斗中,双方约定只在白天打仗,晚上就在一起吃火锅、打麻将。这种现象被当时的《申报》称为"最具川味的战争"。

当时的四川军阀大致分为川北、川南、川东三大势力。虽然他们经常争斗,但基层士兵之间却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情谊。据一位参与过这些战斗的老兵回忆:"打仗时点到为止,从不下死手。毕竟都是四川人,今天是对手,明天就可能是战友。"

正是这种独特的军阀混战模式,让外界对川军的印象停留在"战斗力不行"的偏见上。甚至有人编了个顺口溜:"宁战淮军,莫战川军。"意思是说川军战斗力低下。但事实上,这种看似松散的状态,反而为川军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为后来抗日战争积累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血性川军的觉醒

1937年7月8日,一封电报急速传到了成都。电报内容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南下。"就是这短短的几个字,让整个四川震动了。

当天下午,川军总司令刘湘便在成都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会议结束后,他立即给蒋介石发去了一封措辞铿锵的电报:"川军愿为国效死,请准予出川抗日!"

这份电报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时刘湘的幕僚曾建议等其他省先出兵,但刘湘拍案而起,当场说道:"他人皆争先,我岂甘后人?"随即提笔写下了这封电报。

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川大街小巷。一位当时在成都的外国记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街道上到处都是请愿的民众,他们高喊着'抗日救国'的口号,场面令人震撼。"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杨竹林的农民带着自家的两头耕牛来到了成都军政府。他说:"我家就这两头牛,卖了能值50大洋,全都捐给川军打日本鬼子!"这一幕被当时的《川报》记者拍了下来,照片上还能清晰地看到杨竹林朴实的笑容。

杨竹林的举动引发了全川轰轰烈烈的募捐运动。富商们纷纷解囊相助,就连街边的小贩也要捐出一天的收入。短短一周时间,募集到的款项就超过了50万大洋。

一位名叫李福田的老兵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们部队每天都有民众送来各种物资。有一次,一个老奶奶颤颤巍巍地送来了一双新做的布鞋,说是给将来要打仗的娃娃穿的。"

8月15日,第一批川军开始出发。成都街头挤满了送行的百姓,有人撒花,有人献上自家缝制的军旗。一位目送儿子参军的母亲递给儿子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封信,上面写着:"打完日本鬼子再回来。"

这批川军中有一个特殊的连队,被称为"娃娃连"。连队中年龄最小的士兵只有15岁,是一个叫王小二的成都学徒。他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把步枪,悄悄跟着部队出发。直到到达战场,长官们才发现他的年龄,但已经来不及送他回去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川军开赴前线,四川的工厂、农田里出现了许多妇女的身影。她们承担起了原本属于男人的重活,以实际行动支持前线将士。据统计,仅1937年下半年,四川就有超过30万妇女参与到了后方支援工作中。

在成都的一个兵工厂里,至今还保存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这是当年工厂里的女工们制作的,上面绣着"巾帼不让须眉"六个大字。据说这面锦旗是用夜间加班的时间赶制出来的,每个字都是由不同的女工轮流绣制完成。

在成都通往重庆的大道上,每天都能看到载满军需物资的船只往来穿梭。船夫们自发组织起来,拒收任何运费。一位老船夫说:"我们不能上战场打仗,但能为川军运送物资,这就是我们的贡献!"

令人惊叹的军魂

在四川省档案馆的一个尘封已久的档案盒中,保存着一叠泛黄的战地日记。这些日记是由川军战士张德明在前线写下的,每一页都沾染着硝烟的气息。

1937年9月15日的日记这样写道:"今日领到了第一支步枪,和战友约定轮流使用。我们三个人商量好了,谁打得准谁就多用一会儿。"这份特殊的"枪支使用协议"见证了川军装备的窘困,却也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战友情谊。

在另一本残存的战地日记中,记录了一个感人的细节。一位叫李茂德的川军战士写道:"昨夜轮到我守夜,听见隔壁战壕的老乡在念家书。他说自己不识字,只好对着月亮说给家里人听。"这种朴实的场景,在川军的战地日记中经常出现。

除了战地日记,川军将领的家书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川军师长王铭章的最后一封家书。这封信写于1938年3月,就在他壮烈牺牲前几天。信中说道:"国难当头,军人当以死报国。家中勿念,但望抚育后人,传承报国之志。"

在成都的一家私人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一面特殊的军旗。这面军旗属于川军第26师,上面布满了弹孔和血迹。据当时的老兵回忆,这面军旗曾经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击中旗杆,眼看就要倒下,一名叫杨光荣的战士冲上去用身体支撑住了旗杆,直到战斗结束。

战场上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1938年初,在徐州战役中,一个川军连队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弹药即将耗尽时,连长孙德胜召集所有战士,从每个人的子弹袋里收集最后几颗子弹,平均分配给枪法最准的几个战士。其他人则拿着刺刀,准备和敌人肉搏。

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一提。当时有个叫王小二的年轻战士,主动把自己的子弹给了老兵李大伯。他说:"李大伯打得准,子弹给他用不会浪费。"这种在生死关头依然保持理性的精神,正是川军军魂的真实写照。

在徐州战役结束后,一位日军军官在战报中这样写道:"这些衣衫褴褛的川军,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意志。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也始终保持着令人敬畏的战斗精神。"

1938年春,在台儿庄战役前夕,一支川军部队在行军途中遇到了一群逃难的百姓。当时正值隆冬,许多难民衣不蔽体。川军战士们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军衣给这些百姓,自己只穿着单薄的内衣继续行军。这个场景被一位美国记者拍了下来,照片上显示,寒风中的川军战士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

在南京保卫战中,一位名叫张德成的川军军医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他用普通剪刀和缝衣针,为十几位重伤员做了手术。他给每个伤员嘴里都塞了一块布,说:"咬着布,就不会那么疼了。"这些伤员后来都活了下来,其中一位还保存着那块早已咬烂的布,直到现在还珍藏在家中。

惊天动地的战绩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一天,川军第98师就在上海杨浦区打响了第一枪。这支被日军称为"叫花子军团"的部队,用实际行动给了敌人当头一棒。

当时的情景被一位驻沪英国记者详细记录了下来:"那是一支装备极其简陋的部队,很多士兵甚至没有军靴。但他们采用的战术令人惊叹,利用上海的街道地形,四处设伏,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在杨浦大桥的防守战中,川军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叫王大志的机枪手,用一挺捷克式机枪守住了大桥整整三天。当时的战报记载:"王大志白天打完子弹,晚上就带着几个战友爬到阵亡的日军身上搜集弹药,第二天继续打。"

最后清点战场时,在王大志的机枪阵地前发现了147具日军尸体。这个数字后来被日军司令部的战报证实,并被称为"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

淞沪会战后,川军又在南京保卫战中写下了浴血奋战的一页。1937年12月,在紫金山一带,川军第36师接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阻击日军精锐部队,为南京主力转移争取时间。

当时的战斗异常惨烈。36师师长杨树庭在战斗中发现,很多战士的子弹打光后,就抱着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份战后的统计显示,仅在紫金山战役中,川军就有超过3000名官兵壮烈牺牲。

在南京保卫战中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一个叫李德福的川军战士,在战斗中发现一群躲在防空洞里的南京市民。他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军装给了其中一个老人,然后带着这群市民穿过枪林弹雨,成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1938年春,在台儿庄战役中,川军再次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当时,日军第十师团向滕县发起猛攻。守城的川军第122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竟然组织了一次令人震惊的反突击。

这次反突击的细节被一位参战老兵记录了下来。当时没有足够的武器,很多战士就拿着铁锹、木棍冲向敌人。一个叫张富贵的班长,用一根竹竿挑倒了三个日本兵,这个场景被当时的战地记者画成了速写,现在还保存在军事博物馆里。

在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122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师长王铭章在指挥战斗时身中数弹,临死前还在喊:"阵地不能丢!"最终,这支部队的伤亡率超过了80%,但他们为台儿庄会战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台儿庄大捷后,一位日军军官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川军简直是疯子,他们宁愿死也不投降。我们占领一个阵地要付出十倍的代价,这是我军前所未有的经历。"

这些惨烈的战斗中,还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细节。比如在一次战斗后,人们在一个牺牲的川军战士身上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本子。这个本子是用旧报纸糊成的,里面记录着每次战斗缴获的武器弹药数量,最后一页写着:"今天缴获步枪三支,手榴弹十五个,可以武装一个班了。"

永垂不朽的川军精神

1945年抗战胜利后,有人开始清点川军的伤亡数字。当最终的统计结果出来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65万名川军将士,为了祖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四川省档案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份特殊的名册。这是一本用毛笔手写的阵亡将士名单,记录者是一位叫李德才的川军文书。他用工整的楷书记下了每一位牺牲战友的姓名、籍贯和牺牲时间。这本名册足足写了三年,最后一页写于1948年。

"无川不成军"这句话的由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38年,在徐州会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曾下发过一份特别命令:凡是重要战役,必须配备川军部队参战。这份命令的原件现在还保存在南京军事博物馆里。

在重庆白公馆,有一面特殊的墙。这面墙上镶嵌着数千块玉石,每一块玉石上都刻着一个牺牲川军将士的名字。这是1947年由幸存的川军老兵自发筹资建造的。据说当时很多老兵变卖了家中的最后一点积蓄,就为了给战友们留下一块刻名的玉石。

1962年,一位日本历史学者专程来到四川,寻访抗战时期的川军遗迹。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四川的每个村子里,几乎都能找到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们中有些人失去了手脚,有些人带着永久的伤疤,但他们都以自己曾是川军的一员为荣。"

在成都的一个旧货市场里,曾经出现过一件特别的物品:一枚用子弹壳制成的戒指。戒指的主人是一位川军老兵,他用随身携带多年的子弹壳,打造了这枚特殊的信物。戒指内侧刻着"川军魂"三个小字。

2008年,在都江堰抗震救灾现场,一支救援队伍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队伍的成员全部是川军后代,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继承父辈的精神,奔赴灾区救援。他们的救援服上印着"川军传人"四个大字。

在今天的成都军区博物馆里,专门辟出了一个展厅,陈列着川军在抗战中使用过的武器装备。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破旧的军旗,旗帜上布满弹痕。据介绍,这面军旗曾经历过淞沪、南京、徐州等数十场大战,见证了川军的浴血奋战。

2015年,一位百岁老兵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当年我们川军打仗,从来不讲条件。饿了,野菜充饥;渴了,喝露水解渴;没有子弹,就拼刺刀。我们只知道一件事:打跑日本兵,保卫咱们的国家。"

在四川省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一封特殊的家书。这是一位川军战士在牺牲前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我们川军连,已经打了三天三夜,弹药快用完了,但阵地一定会守住。儿子要是问起父亲为什么没回来,就告诉他,他父亲是为了保卫四川、保卫中国牺牲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