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后种马铃薯,土要松,底肥要足,一窝灰下去,明年等着收成吧!

稻香老农 2025-02-22 18:20:10

你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种地就是靠天吃饭?

这话对,但也不全对。

同样一块地,有人颗粒无收,有人却能喜获丰收,这中间的差别,除了老天爷给不给面子,更重要的是你种地的功夫到没到家。

就拿咱们南方海边农村来说,小寒过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准备种马铃薯。

别看这小小的马铃薯,种起来可讲究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伙儿唠唠嗑,说说我们这儿种马铃薯的“土”方法,保证你明年也能乐呵呵地等着收成。

切块催芽:让它快快醒来!

种马铃薯,第一步就是选种。

可别随便在地里刨几个就完事儿,得挑那些个头大、芽眼多的马铃薯当种子。

买回来之后,可别急着下地,还得给它们“美容”一下。

把马铃薯切成小块,每一块上面留两个左右的芽眼。

记住,可别为了多切几块,硬把没芽眼的也给切了,那可就白瞎了。

切好之后,也别直接种下去,还得给伤口消消毒。

我们这儿土法子,不用啥消毒水,就用草木灰。

把马铃薯块往草木灰里头一滚,让伤口都沾上灰,然后放到阴凉的地方晾一天。

这草木灰可不是随便弄的,得是那种静置了一段时间的,效果才好。

第二天,你会发现马铃薯块的伤口上长了一层薄薄的膜,这就像给伤口贴了个创可贴,防止细菌入侵。

消完毒,就该催芽了。

把马铃薯块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大概十天左右,就能看到芽眼冒出小小的青色。

这就像是给马铃薯上了个“闹钟”,告诉它们该醒来啦!

翻土施肥:地要喂饱!

马铃薯这玩意儿,最依赖的就是土壤。

所以,在种之前,一定要把地给伺候好了。

等到马铃薯块的芽眼冒青了,就可以开始翻耕土地了。

翻耕可不是随便刨两下就完事儿,得深耕,至少得翻个30公分深。

翻耕的时候,还得往地里撒点“好东西”。

我们这儿一般都用农家肥和草木灰。

把这些肥料跟土壤充分混合,这样能改良土壤的土质,让土壤更加松软,透气性更好,马铃薯才能长得更好。

翻耕之后,还得起垄。

垄宽一米,垄高20公分左右。

起好垄之后,再往垄上面淋点液体肥。

这液体肥可不是啥化肥,是我们自己发酵的农家肥。

淋完之后,静置一天,让液体肥彻底渗入到土壤当中。

这样,土地就彻底“喂饱”了,就等着马铃薯来安家落户了。

一窝撒灰:祖传秘方?

土地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种植了。

先在垄上面挖坑,每个坑相隔25厘米左右,坑深20厘米。

坑挖好之后,别急着把马铃薯放进去,还得往坑里撒点草木灰。

记住,这草木灰也得是静置了一段时间的。

撒多少呢?

大概半坑左右。

然后,把冒青的马铃薯块放进去,记住,芽眼要向上。

盖上泥土,泥土不要盖太厚,成人半截手指厚就行了。

为啥要撒草木灰呢?

这可是我们这儿的“祖传秘方”。

草木灰里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促进马铃薯的生长,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防止马铃薯烂在地里。

后期追肥:再加把劲!

马铃薯种下去之后,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还得定期给它们“补充营养”。

等到马铃薯长出幼苗之后,就可以在苗坑里面追施一遍农家肥,把苗坑填满,最后盖上一层泥土。

大概一个月、两个月之后,还得再次追肥。

这两次追肥都以钾肥为主,钙肥和磷肥为辅。

这些肥料都是马铃薯长薯块的必备营养成分。

追肥两次之后,就可以等着马铃薯收成啦!

种马铃薯,看似简单,实则处处都是学问。

从选种、催芽,到翻土施肥、后期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只有用心去种,才能种出高产又高质的马铃薯。

其实,种地和做人一样,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

老天爷不会辜负每一个辛勤耕耘的人。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耕作方式,用智慧和汗水去创造丰收的希望。

而这,或许才是种地的真正意义所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