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唐诗?鲁迅、钱钟书等名家,都曾给出过确切答案

睿渊评历史文化 2024-12-04 15:34:41

七年,一本书,两个名字。一本唐诗集,竟耗费了钱钟书和杨绛整整七年的心血,而最终,这本书却没有留在他们唯一的女儿身边。故事的结局,比诗还要令人唏嘘。

时间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钱钟书和杨绛,文学界的传奇夫妻,做了一件看似“笨拙”的事:挑选、誊抄唐诗。用今天的话说,他们的目标很“朴素”——为了让女儿钱瑗能好好读唐诗,夫妇俩一个负责选,一个负责抄。七年里,两人默契合作,从浩如烟海的《全唐诗》中挑出1997首,誊写成手稿。

但这段故事的开头并不是温馨的。1983年,钱瑗刚过不惑之年,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退休。作为父母,钱钟书和杨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想用这部唐诗选给女儿留下点什么。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七年后,这部凝聚了他们满腔心血的作品却没来得及陪伴女儿更长时间。

1. 为什么是唐诗?

这个问题或许从鲁迅的话中能找到答案。他曾说,唐诗是“天下之最”,一切好诗在唐代几乎都被写尽了。换句话说,唐诗不仅是文学的高峰,也是文化的根基。钱钟书显然深谙这一点。他在《钱钟书选唐诗》中最钟情的两位诗人——杜甫和白居易,也正代表了唐诗的两种极致。

杜甫的《兵车行》被放在书的显著位置,开篇那句“车辚辚,马萧萧”,读来如雷鸣般震撼。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是另一种动人,钱钟书特别喜欢其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描写,用他的话这不仅是琵琶声,更是作者情感的倾泻。

对于钱钟书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魂,也是他留给女儿的一种精神遗产。

2. 七年的坚持

选诗难,抄诗更难。七年时间,杨绛每天用工整的字体誊写,甚至连抄写时的感悟也一并记录下来。在她的笔记里,能看到天气变化、身体状况,甚至是一些生活琐事。这不仅仅是一本唐诗选,更像是一本家族的时间日记。

钱钟书则负责挑选,他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精挑细选,最终确定308位诗人的作品。每一首诗都经过反复推敲,甚至连诗中某些字词的用法,夫妻俩都会讨论许久。他们的分工明确,却也相辅相成。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么费力?钱钟书的回答很简单:诗就在那里。对他这不仅是学术的事,也是情感的寄托。

3. 没留住的遗憾

1991年,唐诗选手稿终于完成。这份礼物却没能陪伴女儿太久。1997年,钱瑗因病去世,这对钱钟书和杨绛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七年心血换来的手稿,成了“睹物思人”的伤痛。

最终,杨绛忍痛将手稿赠与好友吴宓的女儿吴学昭。多年后,在杨绛的同意下,这部唐诗选才得以出版。这不仅是文学界的一大幸事,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到唐诗的魅力。

4. 唐诗为何历久弥新?

唐诗的力量或许就在于它能穿越时空,和人们产生共鸣。叶嘉莹曾说,读唐诗不仅是欣赏文字之美,更是理解人生的另一种方式。当你经历过生活的起伏,再读那些诗句,往往会有一种“顿悟”。

台湾学者蒋勋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巴黎留学时,某个春天看到落花飘零,脑海中突然跳出《春江花月夜》的句子:“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那一刻,他仿佛和唐代的诗人跨越了千年时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

这种共鸣不仅是一种文学体验,更是一种情感的慰藉。

5. 今日的唐诗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阅读让人们很少静下心来读唐诗了。但不可否认,唐诗却是这个浮躁时代最需要的东西。它能让人们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安宁,也能让迷茫的人从中汲取力量。

比如李白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人自信和希望。杜甫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则是一种坚持的信念。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学,更是人生的智慧。

有人说,唐诗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则是这个时代对唐诗最深情的注脚。他们用七年时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唐诗的美永远不会褪色。

而今天的我们,或许不需要像他们那样抄诗,但至少该静下心来,翻开那些千年前的句子,重新感受它带来的力量。有人说,去读唐诗吧,读着读着,你的问题或许就有答案了。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