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供血不足的3个西药和3个中成药,一文总结

老孙的笔记本 2025-01-26 14:48:39

一、西药:

1、尼莫地平片

本药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脂溶性,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脑供血障碍可使神经元和轴突能量不足,导致钙离子内环境失调,并通过多种机制发生钙离子超载。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是造成脑水肿、脑细胞溶解及一系列继发损害的关键因素。尼莫地平能阻断神经元的L型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跨膜向细胞内流,同时可直接刺激神经细胞Ca2+-ATP酶,使其活性增高,促进胞浆内钙的排除,增加线粒体、内质网等钙库摄取及储存的作用,从而减少钙超载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可扩张血管减轻脑血管痉挛,并可对抗儿茶酚胺、5-HT、前列腺素和组织胺等而改善脑血液供应。尼莫地平治疗脑供血不足,能有效地扩张脑血管,提高脑血流量,从而控制临床症状。

2、丁苯酞软胶囊:

本药是一种能阻断多个脑损害病理环节的新型药物, 主要活性成分为丁基苯肽 (NBP) ,最早由南方水芹菜籽中提取,后经人工化学合成。本药治疗脑供血不足可能机制为:①可通过提高前列环素 (PGI2) 与血栓烷 (TXA2) 比值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重构、促进侧支循环,进而增加微血管数量及缺血区灌注,减轻脑水肿;②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恢复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凋亡;③能抑制TXA2合成的多个环节,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3、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本药是一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它可阻滞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增加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稳定神经细胞膜,减少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水肿,降低全血粘度和增强细胞变形能力,减少脑细胞缺血缺氧后遗症。本药可抑制钙离子诱导血管收缩,特别是椎基底动脉更明显,改善脑循环,增加耳蜗内辐射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环,预防和缓解眩晕发作。本药预防过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而不干扰正常的内环境平衡,与其它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不同,不影响心脏钙通道,不致周围血管扩张而影响血压。

二、中成药:

1、通天口服液:

本药由古方“川芎茶调散”化裁而来,功效为活血化淤,活络通脉,疏风止痛。方中川芎为血中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走而不守,达活血化淤通络的作用,赤芍可活血化淤,天麻可平肝熄风,并有镇静、抗炎、抗氧化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能改善脑膜和外周微循环,增加脑动脉血流量。本方中诸药有抗凝、抗氧化,降低脑血管阻抗,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

2、脉血康胶囊:

本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水蛭素,水蛭具有活血破淤之功效,水蛭素有65个氨基酸的酸性多肽,活性成分水蛭素可延长或抑制凝血过程,而凝血酶诱发的血液凝固是血管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由于水蛭素直接靶向凝血酶,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可有效地防止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结合形成血凝块,因此可防止各类血栓的形成及延伸。水蛭素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水蛭素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本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明显降低血黏度,增加患者脑血流灌注,提高脑血管的血流速度。

3、豨红通络口服液:

本药是由豨莶草、红花、川牛膝,经过独特的生产工艺“煨法炮制”与气化爆鸣法结合,而生产出的纯中药低分子口服液。本药脂溶性高,口服后不易被胃酸破坏,并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细胞充分发挥药效,且具有溶栓作用、激活脑细胞再生作用等特点。方中豨莶草祛风通络,平肝降压;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豨莶草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红花能够抑制血小板凝滞、聚集,具有抗凝和抗血栓的形成作用;同时还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组织血灌注,改善循环障碍,降低血压的作用;川牛膝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促进蛋白质合成、延缓衰老的作用。豨红通络口服液中各个成分在改善脑供血不足过程中起协同作用,比单用一种成分治疗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理作用。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