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尖刀班的郁闷事-抓到化装成老百姓的特工,结果被团里放跑了

卡尔加里小小虎 2025-02-22 17:09:33

79年战场上,我军战地纠察押送从山上搜捕的越南化装人员。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3军39师115团3营七连一排一班,是七连的尖刀班。

广东省信宜市钱排镇入伍的77年兵李奕森,是尖刀班的尖兵小组小组长。

战时真实照片,七连一排一班在进攻发起前,确定攻击路线。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奕森战前在驻地的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年9月25日,李奕森用昵称“南风(小老广)”,在美篇发表回忆文章《血染南疆:一个作战老兵的回忆录》。

文章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下午十三点十五分,我连按原定的作战方案,开始运动至251高地山脚下向前挺进。

当我们一班搜索前进到251高地的山脚时,樊勇发现山脚下的茅草房有几个人影在运动,我班立即包围茅草房,向他们用刚学到越南语喊话:诺(布)松空耶!(缴枪不杀),几个越南人马上举手投降出来。

连长马上叫来翻译向他们问话,他们说是老百姓,然后转交团里战俘队收管。

(后来听说又把那几个俘虏放了,最后才发现他们是化妆成老百姓的特工,专门袭击我们支前民兵的特工人员,本来我们一班要立大功的,白白给放掉了……)。

尖刀班八名战士战后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班共9人,上面照片中共8人。

前排左起:杨定军.王祥明.周开平(班长);

第二排:徐宁.李奕森.蒋文义(班副).樊勇.唐明舟;

赵新利(战前从济南军区调来的第二班长),没在照片中。

那参战老兵李奕森的回忆是不是真的呢?

是真的!

我们知道,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共俘虏越方武装人员2173人,但真正被带回国内战俘营的是1766人。

其中昆明军区在云南盘溪、羊街的两个师级俘虏收容所,共接收越俘771人;

广州军区的八个俘管所,共接收越军战俘995人,其中女俘117人,男俘878人,尉级以上军官15人。

也就是说,我军当时俘虏的2173人中,就地释放了407人。

(老卡:另一说我军俘虏人数为2700人,如果以此计算,就地释放人数则近1000人。)

而没有执行就地释放俘虏政策的,只有55军163师,为此还挨过上级批评。

163师师长边贵祥(左)和政委吴恩庆(右)在友谊关留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头来看,79年战争中,我军按照解放战争的老传统,希望通过就地释放俘虏,来瓦解的越军士气的作法是一厢情愿,压根没有起到作用。

越军反而有意识的化整为零,脱下军装换便衣跟咱们打游击,到了战争后期,我军又必须分区清剿,遇上年轻力壮的先扣下来慢慢甄别。

而越南那时候全民皆兵,李奕森他们在开战第一天俘虏的人,如果是老弱病残,肯定不会抓起来,更不会送到115团俘管队。

而越南的青壮年,不是正规军公安军,就是民军或者青年冲锋队员,是不会抓错的。

至于是不是越南特工,只有115团俘管队清楚,如今恐怕难以说清了。

2018年,一班的五名参战老兵合影。左起:徐宁.李奕森.将文义.王祥明.唐明舟。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不过,不管是不是越南特工,上级把这几个俘虏白白放掉,让一班俘虏敌人的大功就这么溜走了。

0 阅读:3

卡尔加里小小虎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