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再曝乌军伤亡数字,与美欧公布差距很大,是真相或另有隐情?
据美媒NBC报道,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公布乌军战损数据。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军阵亡4.6万人,负伤35万人,另有失踪或被俘的具体人数难以精确统计。
这一数据的公布,立即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波澜。
从数据本身来看,乌军阵亡与负伤比例高达1比8,这样的伤亡比例乍看之下颇为惊人。
乌方对高负伤率给出的解释是,35万负伤人数中包含了重复受伤的情况,即部分士兵在伤情痊愈后重返战场再次受伤。
虽然这种情况在战争中确实普遍存在,但是以此来解释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仍然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考虑到这与此前美国和欧洲估算的乌军伤亡数字相差甚大,使得泽连斯基公布的数据可信度遭到质疑。
此前,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曾声称乌军阵亡10万人,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乌军损失了40万人。
美、欧、乌三方频繁变动的数据,让外界对乌军真实伤亡情况愈发困惑。西方媒体分析,乌军真实的阵亡人数很可能远超泽连斯基所公布的数据。
俄乌冲突持续3年,早已不是单纯军事层面的对抗。随着美俄关系的变化,乌克兰的处境愈发微妙。
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减少,促使乌克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甚至提出“稀土换援助”的提议。
同时,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接触和谈判,将欧洲国家排除在外,这引发欧洲强烈不满,也让乌克兰深感不安。
泽连斯基多次强调,乌克兰是主权国家,“绝不接受”没有乌方参与的协议,欧洲伙伴也应出现在谈判桌上。
泽连斯基公布的乌军伤亡数据,仅仅是俄乌冲突复杂局势的一个缩影,这场冲突对乌克兰社会的影响同样深远。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据公开信息显示,乌克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初人口超过5000万,到如今仅有3700万。
按照联合国专家的预测,未来数十年后,乌克兰人口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下降一半。
这场冲突的走向,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军事对抗,还受到外交博弈、国际政治格局以及大国利益诉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对于乌克兰民众而言,他们不在乎谁当总统,或许也不在意战争胜负,更渴望和平的早日到来。
由美国支持的俄罗斯反对派媒体Mediazona发布截至2025年02月14日俄军阵亡数据:93641,整体俄方阵亡按照超额死亡率推算超15万,伤亡人次近70万。乌克兰有所增加,死亡120万,伤亡人次近230万人。(以上不包括外国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