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自行车比汽车还稀罕的年代,李建国是个出了名的“烧包”。他那辆擦得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是村里最耀眼的风景。每天傍晚,他都会骑着它在乡间的小路上瞎溜逛,仿佛整个世界都装不下他的得意。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李建国像往常一样,骑着他的自行车在田野间穿梭。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感觉。突然,他的目光被一条蜿蜒的小河吸引,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柳树依依。他心血来潮,决定沿着河岸骑行,享受这份宁静。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块石头绊住了车轮,李建国连人带车翻进了河里。河水不深,但他的自行车却卡在了河底的淤泥中。他挣扎着站起来,河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头发贴在脸上,显得有些狼狈。
“哎呀,这可怎么办?”李建国自言自语,试图把自行车从泥里拉出来,但越是用力,车子陷得越深。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河对岸传来:“嘿,小伙子,需要帮忙吗?”
李建国抬头一看,一个穿着花布衣裳的女孩正站在对岸,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脸上带着笑意。她叫赵秀芬,是村里的小学老师,也是李建国暗恋的对象。
“秀芬,是你啊!我...我没事,就是车子陷进去了。”李建国有些尴尬,但更多的是惊喜。
赵秀芬没有多说,她走到河边,用竹竿的一端递给李建国:“来,抓住这头,我帮你拉出来。”
两人合力,终于把自行车从泥潭中解救出来。李建国感激地看着赵秀芬:“谢谢你,秀芬,今天多亏了你。”
赵秀芬笑了笑:“没事,以后骑车小心点。对了,你的衣服都湿了,要不要去我家换一下?”
李建国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推着自行车,跟着赵秀芬来到了她的家。赵秀芬的家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她拿出一套干净的衣服递给李建国:“这是我哥的衣服,你试试看合不合身。”
李建国换好衣服,走出来时,赵秀芬已经准备好了热茶和一些简单的点心。两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李建国这才发现,赵秀芬不仅人美,心更美。她的善良和独立,让他深深着迷。
“秀芬,你平时除了教书,还有什么爱好吗?”李建国问道。
赵秀芬想了想:“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种花。对了,后院有个小花园,我带你去看看吧。”
两人来到后院,只见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阳光下争奇斗艳。赵秀芬指着一株盛开的月季花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花,它代表着坚韧和希望。”
李建国看着赵秀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突然鼓起勇气,握住了赵秀芬的手:“秀芬,其实我...我一直都很喜欢你。今天的事情,让我更加确定,你就是我想共度一生的人。”
赵秀芬的脸红了,她低下头,小声说:“建国,我...我也喜欢你。”
从那天起,李建国和赵秀芬的关系迅速升温。他们一起骑车兜风,一起在河边散步,一起在花园里种花。村里的人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年后,李建国因为工作调动,要离开这个小村庄。临行前,他和赵秀芬在河边告别。
“秀芬,我会回来的,等我。”李建国紧紧抱着赵秀芬,眼中含着泪光。
赵秀芬也紧紧回抱着他:“我等你,无论多久。”
李建国离开后,赵秀芬每天都在河边等待,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而李建国也没有食言,三年后,他带着满满的爱意和成就,回到了赵秀芬的身边。
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婚礼,村里的人都来祝贺。李建国骑着那辆曾经掉进河里的自行车,载着赵秀芬在乡间小路上飞驰,仿佛在告诉全世界,他们的爱情经受住了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岁月如梭,转眼间,李建国和赵秀芬已经结婚三十年了。他们的儿子李明也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每逢周末,李明都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老家,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享受着天伦之乐。
李明总是好奇地问父亲:“爸,你和妈的爱情故事真的像村里人说的那样传奇吗?”
李建国总是笑着回答:“当然,你爹年轻时候烧包的不行,骑个自行车瞎溜逛掉水里,然后就缠上了你妈妈。”
赵秀芬则会补充:“是啊,那时候你爸就像个落汤鸡,但我就是被他的真诚和勇气打动了。”
李明听着父母的故事,心中充满了敬意和羡慕。他知道,这样纯粹而坚定的爱情,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