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提高的日本人,但身高的增长却似乎陷入了瓶颈,曾经的增长趋势,甚至开始出现逆转的征兆。[兔子]
难道“倭”的遗留基因,真的注定了日本人,在身高方面无法突破吗?
01日本身高从“倭”到“蛙”
历史上从古老的“倭国”到现在,人们对日本人身高的认知,一直带着“倭”这个贬义的色彩,也就是体格矮小。东汉时期发现的“倭奴王”的金印,默默证实了古代日本人的身形特点。
我国的在史书文献中,也频繁描述日本人身高偏低,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资源匮乏的海岛环境,正是限制日本人身高发展的主要因素。
日本群岛资源匮乏,特别是在古代,无法供养大量居民,更谈不上提供充分的营养补给。资源稀少导致生存竞争激烈,体型健壮的生物,需要更多的能量维持,在食物短缺时,更容易遭到淘汰。
岛国环境下,身材矮小更有生存优势,所以矮个子基因更容易遗传下去,明治维新后,日本越来越强盛,百姓日子也越过越好,连个头都慢慢长高了。
近代战争的现实,再次暴露了日本人在体格上的劣势,二战时期,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远低于西方列强,甚至低于当时我们的士兵。
超过一米五的士兵,会被列为“甲等士兵”,可见当时日本人的身高水平,二战的战火将日本拖入深渊,但也意外地为他们的身高带来了转机。
二战后的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很多物资援助,包括粮食和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麦克阿瑟的如意算盘,是为了解决美国国内的产能过剩,也是为了改变日本人的饮食结构,进而加强对日本的控制。
麦克阿瑟相信,日本需要先恢复元气,才能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战后日本人开始相信牛奶是体质改善的良药。
美国的食品援助,特别其是牛奶,为日本身高的增长,提供了新动力,学校推行营养午餐,进一步提升了学童的营养水平。举措让日本人身高在战后时期,迎来了快速增长,一度超越了中国同龄人。
02现代日本人身高停滞的原因分析
但日本人的身高,从90年代开始,就差不多到头了,之后没怎么长,甚至还有点儿矮。
一直面临着短缺困境的岛国,本来资源就有限,高个体基因的生存优势也不明显,甚至可能成为劣势。
列岛不是铁板一块,岛屿之间的交通和交流也受到限制,除了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人的身高。
跪坐这种在我国古代早已被淘汰的坐姿,现在还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坐姿会限制下肢的血液循环和骨骼发育,导致罗圈腿和内八字等问题,也会影响到身高。
他们更喜欢吃鱼和海鲜,不太爱吃红肉,鱼类和海鲜的蛋白质含量虽不低,但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不完全匹配,而且铁元素含量,也相对较低。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里,高富帅和白富美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身高是重要的加分项,而在日本,人们对身高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存在对矮小身材的偏好。
女性择偶的时候,身高过高的女性反而不受欢迎,“东京塔”之类的称呼,更是带有明显的贬义,这种审美观念,可能会妨碍长高。
03身高变化停滞甚至倒退
经济停滞不前,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经济压力增加,年轻一代对前途感到困惑,选择“躺平”作为应对策略。
沉迷于二次元世界、缺乏运动、营养摄入不足,这些都对身高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日本社会对瘦身的追求,也近乎病态。
苗条的身材被视为美的象征,而肥胖被视为不健康,和缺乏自律的表现,孕妇的饮食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一些孕妈为保持身材而限制饮食,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出生时体重偏轻,成年后身高可能受限。低体重新生儿的比例不断攀升,给日本身高的未来增长蒙上了阴影。
在母体内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婴儿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限制,就算出生后加强营养补充,也很难弥补先天的不足。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日本人的身高已经达到了基因的极限,就算改善营养和生活习惯,也很难再有显著的增长。
研究发现让日本人长高的基因变异,似乎消失了,除了已知的因素,像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和睡眠不足,也可能影响日本人的身高。
日本人的身高,是多种因素,其中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更有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是易事。
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日本人的身高增长问题依然很棘手,与日本相比,我们国家人的身高,已超越了日本。
我们国人想长得高,关键在于营养均衡、生活规律、坚持运动,当然身高增长也并非没有隐忧。
城市飞速下,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人开始面临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和睡眠不足的问题,身高,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水平的体现。
信源:纵相新闻2023年12月25日,关于日媒:日本人平均身高越来越矮,比30年前降低0.1厘米,未来十年将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