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楼兰,因为神秘消亡,被惦记了千年,在诗词中灭国无数回

钱越说史 2024-10-18 09:26:43

楼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建国于前176年,630年左右突然间神秘消失,一共存在800余年。虽然楼兰曾盛极一时,号称西域七大国,可在中原王朝眼里只不过是撮尔小国。楼兰最为活跃的时期当属两汉,如今对于楼兰古国记载最多的,也大多是汉朝的相关文献。其后诸朝对楼兰的记载极其稀少。

楼兰遗址

直到20史记初,连其故都楼兰古城意外现世,才掀起一股楼兰热。即便如此,大多数时候楼兰依然籍籍无名。近年来随着《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一系列“盗墓”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的热映,充满神秘色彩的楼兰,才再次闯入人们是视野。

“楼兰”,在当今人们眼中一个很美的名字,然而古人却不这么看。楼兰消失于唐初,但唐人对这个古国却念念不忘,以至于自唐朝起文坛上就形成了一股很特别的“诗伐楼兰”文化现象,使得“楼兰”成为华夏敌对势力、蛮夷之国的代名词。

陈子昂在《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中,以“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赞扬戍边将军满腹韬略、威武神勇,鼓励他边关立功、威名远扬。

《从军行》书法作品

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四中,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颂扬边军将士,豪情溢满纸面,士气直冲云天,透过诗句,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闻风丧胆的敌人正丢盔弃甲,逃之夭夭宏大征战画面。

辛弃疾在《送剑与傅岩叟》中,以“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将宝剑只能挂在空斋与琴为伴,未能赴边杀敌,情绪一落千丈,壮志难酬之愤喷薄欲出,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张元干在《贺新郎 寄李伯纪丞相》中,以“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表明对朝廷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表达出对北宋末年主战派首脑李纲(字伯纪)的敬仰之情。

为什么不是突厥、鲜卑、匈奴,亦或者是西域大国乌孙,偏偏要对实力孱弱的楼兰咬牙切齿,将它选作敌对势力的代名词,透过“诗伐楼兰”,将它灭了千百遍。仅仅是因为“楼兰”的名字好听?

辛弃疾

古人应当不会那么肤浅。阿越认为这与楼兰神秘消失大有关系。

关于楼兰的消失之谜,史学界尚未形成定论,历来多有猜测,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楼兰遗址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说法七:由于中亚游牧民族侵入,导致本土文化被毁灭,当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楼兰随后就走向了衰亡。

所有猜测中唯独少了被中原王朝灭国。

我们知道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种地技能点满,以修地球为己任。不过勤劳有时候并不能致富,反而会带来灾难,毕竟当“你有粮而我有枪”时,你家的粮食就是我的。古人深明这一道理,故而一早就提出了“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的口号。一方面精耕细作,丰收之后进行祭祀吿祭先人自己没给他们丢脸,同时感谢上苍的眷顾。一方面修明军器,告诉四方蛮夷,牛若不让我安心种地,我也通些拳脚。于是乎种着种着,东亚最好的土地都成了我们希望的田野。

楼兰遗址

大唐初立之时,颇与两汉相似,北方实力强大的突厥虎视眈眈,时不时的跑过来阻碍一下种地进度,连天可汗都被迫与其签订渭水之盟。

就在大唐欲效西汉故事,对付突厥之时,楼兰这个扼守西域门户的西域国都突然无了,关键是既没有向大唐投诚,也不是被大唐所灭,就这么离奇的消失了。这让大唐的“良家子们”憋了一肚子气,你楼兰这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我是吗?

于是乎楼兰如同触犯了天条,即便现实中拿你没辙,也要通过文字灭了你,一大堆人手提三尺青锋的读书人对其口诛笔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着时间推移,楼兰正式成为蛮夷的代名词,“诗伐楼兰”文化由此诞生,风气绵延至今。

0 阅读:1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