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了,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欢庆的事情。
——因为贺子珍是井冈山的一枝花,何长工更是评价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带过兵打过硬仗的巾帼英雄”;而毛泽东又是当时井冈山的传奇人物,他们二人的结合无异于是英雄配英雄。
可惜二人的感情没有坚持下去,因为种种缘故,他们走向了分离。
不过虽然他们没能在一起,但两人依旧有着很深的感情。毛泽东曾经深深爱着贺子珍,而贺子珍也至死没有忘记过毛泽东。
但事与愿违,在两人分别后,仅仅只是在庐山上有机会见上最后一面,此后贺子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来到北京,以至于甚至错过了毛主席的吊唁。
因为对往事的悔恨,加上对毛主席的思念,贺子珍的身体也渐渐垮了,她逐渐也来到了弥留之际。为此,这位默默奉献了一辈子的革命战士,最终提了一个要求:要去北京,去看一看毛主席。
这一请求立刻得到邓小平的批复,而且还派专机来接她。那么问题来了,当年的贺子珍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她的晚年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如果要提一个问题,一个女人的爱要到什么样的地步才能称之为绝唱?也许有人会想到杜十娘,也许有人会想到白娘子传奇,但这些都是虚构,而且也只是小爱。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贺子珍就向我们演绎了什么叫感人肺腑的爱......
她的爱是,多次经历丧子之痛,送子之苦,拖着伤痛之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她的爱是,为了革命亲人多数壮烈牺牲,但她每次都化悲愤为力量,甚至拖着伤病的身体坚持劳作,以至于晕倒在厕所中。
对于贺子珍来说,这就是自己的爱。
当然,她对毛泽东个人的爱也是纯粹到极致,因为她坚定的认为毛泽东是带领中国革命前进的正确人选。
总之,她把两份爱融合到一起,做到了极致。回看历史,贺子珍和毛泽东的结合,中间是一段浪漫的邂逅,而过程也皆大欢喜——贺子珍爱上毛泽东,两人的爱都是极为无私的。
在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数次身处逆境,几次身患重病,贺子珍都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他左右,不仅拿出女强人的霸气,帮他顶住外界的压力,同时又化身成温柔的妻子,抚平他内心受到的创伤。
李敏曾经回忆:如果当年没有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难以想象爸爸将会怎么度过那最难熬、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
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当年毛泽东在正确的路上遭到了打压,一个个支持他的战友们都没有幸免。这之中也包括了贺子珍,她本人受到了压制。
但对于这些痛苦,她只是含着泪水,从不抱怨,只是更加坚定地为党贡献。
例如在长征的路上,她刚生育没多久,有一次部队缴获的火腿就给了她双份,贺子珍却坚决推了回去。毛泽东知道后,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她,但贺子珍却最后还是把这份火腿和连里的同志一起分享了。
之后队伍来到贵州盘县时,部队又遭到了敌机的轰炸,当时贺子珍本来就身体很脆弱,但她依旧为拯救队友而被炸弹炸的遍体鳞伤。
当时由于部队里面缺少医药,贺子珍差点就牺牲了,虽然最后她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挺了过来,但还是为此留下了很多伤病隐患。
根据党史记载,贺子珍当时鲜血染红的军装,身上有17处伤口,而且还有弹片留在了体内。
——当时人们无法进行很好的治疗,不过等到有条件进行诊断以后发现,贺子珍右肺及右腋胸壁有金属异物,出具了残废等级可为三等甲级的证明书。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贺子珍为了革命做出过多大牺牲。
当然也正是因此,贺子珍在部队里一直有着很高的声望,大家都得到过她的照顾,她也被大家称为“贺大姐”。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贺子珍一直处于幽居状态,但林总却会少见的上门拜访。
要知道林总是一个比较自负的人,能够享受他这种待遇的也只有朱德与贺子珍两人而已。
不过可惜,曾经爱的多么深,后来分别的时候就有多么痛。贺子珍在回国后,没有机会去北京,只能在东北短暂停留后,来到上海常住。
在那些日子里,她将女儿送到毛主席身边,一个人独自生活。漫长的岁月中,她极为思念毛主席,也很想念自己的女儿李敏......
根据资料记载,因为过去有伤病史,加上各种其他原因,她那段时期内精神状况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例如1954年,她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她听了一遍又一遍,整整一个晚上,收音机已经坏了,而她本人也病倒了。
之后她经常有过伤感、抑郁的情绪,还是毛主席亲自来信才逐渐恢复过来精神。
后来她终于得到机会,在庐山上与毛主席见了一面,那一天贺子珍泪流满面,只是来之不易的相聚却是极为短暂的。后来一直到毛主席去世,她都没有机会来到北京。
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尤其是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时候,贺子珍整个人都崩溃了。她的身体状况也是急剧恶化,之后来到了弥留之际......
在觉得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她向中央难得的提出了一个请求:想去北京,想要去瞻仰一下毛主席的遗体。中央立刻批复同意,而且派专机接送。
1979年9月8日,贺子珍秘密拜访了毛主席纪念堂,和毛主席的遗体见了最后一面。1984年4月19日,在最大心愿得到满足后,她离开了人世,结束了奉献的一生。
而在这之前,李敏与贺敏学也曾来看过她。当时病榻前的贺子珍,看到哥哥贺敏学后,她深知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于是她当时告诉哥哥,自己还有一个特殊请求,即:我从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这是第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我的骨灰盒能不能安葬在北京什么地方?
对于妹妹这一要求,贺敏学在汇报给上海市委后,经过层层上报,请示到了邓小平这里。邓小平则当即下了两个命令:我们中央领导人都要送花圈,骨灰放一室。
要知道,骨灰盒被单独放在一个屋子里的革命烈士,屈指可数,由此可见邓小平对贺子珍的重视。
这里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在贺子珍遗体火化时,里面还有四五块被火烧焦变形的铁皮,依稀可以看出这是当年留下来的弹片......
客观的说,这些弹片也是她过去功绩的呈现,她这一生都在牺牲与奉献。
她对毛主席的爱是伟大的,而她为革命作出的贡献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只是可惜了她和毛主席的这段珍贵的爱情没能走到最后。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巾帼英雄,致敬!
太倔强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