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陈小瓢
编辑|t
引言说起青海,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漫天黄沙的大西北?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但却嫌少有人知道这里有着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监狱——西宁监狱。
作为中国最大的监狱,这里不仅是羁押不法之徒的“牢笼”,更是一个见证中国改革变迁的传奇之地。
从机械厂到机床厂再到禁闭之地,从上海搬迁到西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成为了现代化监狱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那么它究竟是如何从工厂成为中国最大的监狱?这其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民国时期旧监狱)
一、一段看似毫无联系的历史,却揭开了西宁监狱“前世”的神秘面纱监狱,作为一个改造人的地方,一旦踏入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自由的地方,它通过限制罪犯自由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被称为“远东第一监狱”曾经关押过许多知名人士的上海监狱被人民解放军接管,9月13日该监狱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
而此时的新中国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可谓是“千疮百孔”,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为了能够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生产建设正式开始。
这其中也包含了被关押在监狱中的罪犯,二十世纪初位于租界中的上海监狱曾在被英国人、国民党、日本人管理时先后建立了铁工坊、木漆工坊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小作坊。
(曾经的远东第一监狱)
为了响应号召,支援生产建设这些曾经的小作坊更名为以工种分类命名的“监狱劳动厂”,并在随后的几年间不断地扩大规模,先后成立了机器、印刷、针织、塑胶等多个工厂和农场,为当时被关押的犯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
1958年时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以工种分类的工厂被统一并入了“上海市劳动机械工具厂”。
而这个当时位于上海市杨浦军工路上,1954年开始生产手工具,1958年开始机床生产,在当时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劳动机械厂,恰恰就是青海西宁监狱的前身。
如此天南地北的两个地方究竟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的?
(中车三线建设旧照)
二、跨越两千多公里,从华东迁入到西北,只因“三线建设”需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中国又要面临来自苏联“老大哥”和美帝两大军事强国的威压。
面对随时存在的战争爆发的危险,我国当机立断决定将原本集中在东北区域的重工业和沿海区域的轻工业,以及涉及国民经济的产业分散化搬迁。
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海劳动机械厂,1965年3月根据搬迁要求上海劳动机械厂的大多数设备将和一部分干部、留厂就业人员和监狱服刑人员一起从上海迁往大西北。
就这样一场浩浩荡荡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迁徙开始了,同年上海劳动机械厂中用于机床生产的全部设备,和负责机床技术的工人们几乎全部都迁往了西宁,并快速地组建成了西宁劳改支队,继续生产各类军工及民用机床。
(铁路)
和机床产业的全部搬迁不同,劳动机械厂原本的手工具生产一部分被留在了上海,一部分则随着大部队迁往了西宁。和上海的劳动机械厂相比,当时偏远的大西北硬件条件绝对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在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原本的机械厂和木工厂被重新改建,按照边搬迁、边安装、边生产的原则,机床的相关设备仅用了差不多10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安装。
等到1965年年底时,部分手工具生产的搬迁工作也基本接近了尾声,到1968年手工具的生产线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1990年的监狱)
三、从机床厂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占地最大的监狱,它有了新“使命”虽然机械厂搬迁到了西宁,但因其中的在押犯人仍然隶属上海市公安局劳改局,所以在1965年7月给该机械厂命名时,其便成为了“青沪劳动机床厂”,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它地处西宁,却隶属上海管理。
后来经过多方的协调商议,在1970年时该劳动机床厂的隶属关系从上海劳改局变更为了青海劳改局,与此同时在1971年2月机床厂也被更名为了“青海劳动机床厂”。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服刑人员,青海劳改局开始在犯人的思想改造和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1981年3月,去掉劳动两字的机床厂更名为了“青沪机床厂”,此时的机床厂已经成为了青海数一数二的工业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时期的青海)
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原本负责机床厂生产的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被正式更名为了青海省西宁监狱。
至此西宁监狱,从原本以劳动改造为中心的管理所,转变成了一个既有惩罚又有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刑罚执行机构,管理模式上的全面改革,意味着法律体系对犯罪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升级。
而原本的青沪机床厂于2000年5月宣告破产后,由青海省青海湖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收购重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司法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完善,2001年为了深化监狱改革有关部门决定将现有的三大监狱进行合并,成立新的西宁监狱。
(西宁监狱:传承传统文化教育)
四、从原本的封闭到如今的人性化,它成为了现代监狱的新标杆2004年占地面积1072亩,省内第一所配有现代化设施及系统的西宁监狱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成的西宁监狱,打破了传统印象中人们对于监狱阴暗、压抑的刻板印象,在这里服刑人员有规范的生活作息安排,除了衣食住行的保障外,还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和多样化的教育课程。
与此同时,西宁监狱还会提供定期的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辅导,让服刑人员可以在监狱生活中能学到一技之长,这样即可以提高出狱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对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认知。
(监狱开放日)
而就在去年,西宁监狱还曾组织过一场别具新意的开放日,在活动当天,服刑人员的家属会来到监狱亲眼看看服刑者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改造情况,这不仅能坚定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决心,还能让普通人了解到监狱的工作。
而事实上,监狱并非人们想象中的恐怖之地,随着相关工作改革的深入发展,监狱也越来越多地与外界文明接轨,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应用能力以及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当然,不管监狱建设得再好,还是不希望大家进去感受,在网上看看就挺好!
参考资料:
[1]晚报为你揭开高墙内的神秘面纱—西宁晚报2023-05-30
[2]防风险 保安全 抓规范 重改造 促发展—法治日报-法治网2024-08-07
[3]上海监狱的历史(三)解放思想重实践,开拓创新谱新篇—澎湃新闻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