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专家吴尊友在17日的《财经》年会上,针对今冬新冠疫情形势分析,指出要守住“疫情要防控”这道底线,并表示要做好三项工作。
01
做好防控三项工作
吴尊友指出,第一,防止疫情“海啸”的发生。打加强针、戴口罩、保持手卫生,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最最重要的是打加强针,没有打加强针的抓紧去打。第二,要防止死亡堤坝“破溃”,重点保护好脆弱人群,家里有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防护,出现了感染一定要多睡觉、多喝水,病情加重了一定要及时就医。第三要防止舆情风暴,每个人都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一般来说,大多数感染者都出现了轻症状或无症状,临床表现多为发热、肌体酸痛等。少部分重症主要体现在弱势群体,如婴幼儿、老人等。所以,对于有老人的家庭,应该格外注意,因为除了新冠病毒感染之外,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疾病,如沉默性缺氧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02
家有老人,这些问题不可忽视
沉默性低氧血症又称静默型低氧血症,是指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93%)。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喘憋、咳嗽咳痰等,但是双肺已经损伤,身体组织已经缺氧。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可以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生命。”

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密切关注。因为老年人在家里一旦出现了发热,或者新冠感染,很有可能出现“沉默性缺氧”。因为老年人相对年轻人对机体异常的反应可能不是那么明显,比如有些老年人已经体温升高了,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烧了,而这时,家人觉得他的呼吸状态似乎还可以,基本处于平稳,实际此时老人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已经比较低了。

所以,陪护老人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这些指标:体温、心率、脉搏,还有外周血氧饱和度等。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要及时就诊。就诊越早,救治的成功率也就越大。
但其实,沉默性缺氧并不是突发疾病,对于很多免疫力较强的、恢复较快的老人来说,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家中可以储备一些抗病毒、加强恢复的营养品。一篇权威论文《Viral infection as an NAD+ battlefield》,详细解释了新型冠状病毒复制导致(NAD)的消耗,在对感染的先天反应中,补充NAD可以大大增强抗病毒反应。由此可见,适当购买一些老人吸收的营养品,也能够辅助病人尽快恢复。

根据《AVDANCED SCIENCE》双盲实验数据显示,以“LAIFE小红瓶速康胶囊”为例的由NAD+前体等组成的联合代谢激活剂,可以帮助新冠感染者平均康复时间从9.2天缩短至5.7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老人减少感染,降低重症风险。

03
面对未来,仍然要心怀希望
吴尊友指出:三年来,新冠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决策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所以,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在医护人员和祖国的努力下,我们争取了三年的宝贵时间,迎来了新冠病毒致病性减弱、人群疫苗接种率提高,为优化防控措施创造了机会,规避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所以,我们不必恐慌,更不必大肆囤药。疫情虽然严峻,但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药品和医疗资源让给更有需要的人,注重弱势群体健康,团结一心,共克难关!
文献出处:
1)BRENNER, C. VIRAL infection as an NAD+ battlefiel. Nature Metab. 4, 2-3 (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1-00507-3
2)Ozlem Altay, Muhammad Arif, Xiangyu Li., et al. 2021. “Combined Metabolic Activators Accelerates Recovery inMild-to-Moderate COVID-19”. ADVANCED SCIENCE 8(17), 2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