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示!民办大学潮,来了

升学课程 2025-02-10 01:58:40

民办大学正在提质创优!

1月22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农夫山泉母公司养生堂年会上发表演说,首次披露了要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消息。筹办钱塘大学此前已列入杭州市2025年任务清单。

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赫然在列。

2024年11月18日,根据高校设置有关规定及要求,浙江省教育厅将新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向社会公示。

近几个月内,民办新型大学纷纷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民办大学,不是啦啦队

中国的民办教育有过辉煌的历史。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公学等为一批当代名校奠定了基础。当前,民办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教育部2024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895所,其中民办高校799所,约占高校总数的27.6%。《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办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6.34%,几乎每四名学生,就有一名来自民办学校。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近十年,民办高校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全部高校中的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看,中国民办高校占普通高等学校的比例近年来保持在27.5%到29%之间。

民办大学,也能培养研究生

长期以来,中国民办高校以培养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资源日渐充足,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21世纪以来民办高校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乃至硕博层次人才的比例不断攀升。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第一批试点单位立项51家,后又增补64家。其中,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现吉林外国语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和西京学院5所民办高校获批该项目。5所民办高校以项目的形式成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试点单位,开创民办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先河。

在2017年度学位授权审核增列中,吉林外国语大学成为民办高校中第一家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此后,陆续又有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24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2023年度学位授权增列审核结果。4所民办高校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含需加强建设单位)。至此,9所民办高校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增列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民办大学,也有竞争硬实力

新型研究标杆 西湖大学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领衔,与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等7人正式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批示支持。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西湖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施一公出任西湖大学校长(代)一职。从构想到获批落地,西湖大学仅花了3年时间,一路绿灯,“奔跑”向前。

近年来,西湖大学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新工科建设,2023年12月,西湖大学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成立,工学院历经六年发展,正式确立了“三系一中心”发展格局。从最初的智能科学、纳米能源、环境资源三大分支起步,到2023年设立七大研究领域,工学院在过去六年的创新探索中不断凝练学科布局。

民办重点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也是民办高校中的一只翘楚。学校创办于1995年,建设30年以来,一路取得了诸多领先和突破。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省重点高校”。

学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2022年入选吉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A类)。2024年,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学校为博士学位A+培育单位(2024-2026)。

近年来,学校建设成果斐然,已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村)、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

第十四次学位授权审核增列中,吉林外国语大学新获批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该轮唯一增列学硕授权点的民办高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民办高等教育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分析报告

0 阅读: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