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处于指定“接班人”地位的林彪,以备战为名,发布了所谓的“一号战备令”,将在京的许多中央领导,如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叶剑英等疏散到全国各地,并限期三日离京。
当时,陈云和邓小平等被通知疏散到江西。而为了让这些人能尽快离京,通知说可以乘坐飞机。
但陈云同志患有心脏病,不能乘坐飞机,只能乘坐铁路公务车。
但有关人员将此情况报告给中央办公厅时,却被告知:如果乘坐火车去,那就自己买票,而且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证。
之后,陈云亲自和中央办公厅联系,最后决定与王震将军同乘一节公务车去江西。
10月18日,陈云、王震动身了!
经过两天两夜的行驶,陈云一行于10月20日上午抵达南昌。
刚下火车,一位省革委副主任和省委核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便将陈云和王震接到省委招待所——滨江宾馆三号楼住下。
在这里,王震将军吃完一顿午饭后,下午就被安排到江西抚州的一个农场去了,而陈云的住所还没有确定,暂时住在招待所。
这个招待所是一座园林式的宾馆,之前毛主席来南昌时,总是要求住在这里。
不过,后来陈云还是要求迁出,住到了南昌市南郊青云谱的省军区干休所。
由于陈云和邓小平的情况不同,他是属于“疏散”的中央领导,而不在被“打倒”的行列内,所以陈云来江西后,并未受到什么特别的对待。
相反,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的程世清,对他还比较尊敬。
陈云抵达江西当天下午四点多,程世清就来招待所看望陈云。
但其实,这名为“看望”,实为“批评”。
程世清说陈云过去没有管好经济,发展太慢,甚至还抛出了他治理下的江西的发展进度和宏伟愿景。
程世清说:江西准备年产六、七万辆汽车,而且还要把国家现在每年从国外进口的100亿吨粮食给包下来。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不用再通过进口,这100亿吨粮食完全由江西一省解决。
陈云很清楚,单凭江西这一个省,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宏伟目标的。为此,陈云不解的问:
“江西有那么多的钢板吗?如果江西每年向国家上缴100亿斤粮食,剩下的粮食还够江西老百姓吃吗?”
程世清或许也意识到自己的牛吹大了,轻声地说道:“江西有办法解决的。”
但陈云没有再追问程世清用什么办法解决,因为他知道,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陈云听后,心中不禁感叹:“真是军管经济,胆子好大啊!”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陈云的担忧是对的。
不过,在程世清眼里,陈云不过是一个来这里“接受思想改造的人”而已,所以除了对他在礼节上的尊敬外,并没有特别热情的交往,甚至有一次还避而不见。
1969年11月13日,陈云到江西石化石油机械厂蹲点。
三天后,即11月16日这天,程世清为了某种武器的制造和生产到该厂的金工车间视察。
巧合的是,陈云当时也在金工车间。
当时,厂领导向程世清请示,问他要不要见一下陈云,程世清回答得很干脆:“不见!”
于是,厂领导只好赶紧派人把工作人员叫来,让他想办法让陈云暂避程世清。
工作人员也很为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请陈云上楼休息,领进一个小房间。程世清这才走进金工车间。
程世清的种种行为,给主管经济的陈云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而这也为他日后的凄凉结局奠定了基础。
1970年,程世清在江西农村推行所谓的“新村图”,即:“八字头上一口塘,两边开渠在山旁。中间一条机耕道,新村建在山披上。”
具体做法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在“八”字形的山谷上端,建造一个小水库,用于蓄水;水库的下边,则按照大寨的标准一层一层地修建梯田,在上坡上盖起一些简易的农舍,强行把农民搬迁到那里,尔后便等待上级来验收。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项“政绩工程”,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和实践检验。
但尽管如此,程世清还是下令全省按该图行事,把农民的房屋全部搬迁上山。
然而,由于时间太过仓促,修建起来的“一口塘”没有经过严格的验收标准,品质非常低劣,第二年春天由于蓄水过多排泄不及时导致崩溃,梯田和新农舍被洪水冲了个精光……
后来,陈云得知此消息后,严厉批评道:“程世清啊,程世清,看你将来怎么向江西人民交代!”
“九一三”事件后,程世清并没有受到太过强烈的冲击,继续做他的省委书记。
不过,半年后,即1972年4月27日,中央便下发文件,给程世清定了下性,虽多有批评,但他还是被称为“同志”,省委书记的职务也没有被撤掉。
直到当年的6月28日,程世清才被隔离审查。
1978年10月23日,程世清被正式逮捕,关押在北京的秦城监狱。
在此期间,程世清摇身一变,化身小说家,写成了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柴山堡故事》。
1979年陈云复出后,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这样评价程世清——“他好大的胆子”。
对于程世清说的年产6、7万辆汽车,并且还要承包全国进口粮食的任务,陈云表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为,当时全国汽车的年产量才有这么多。再说,当时江西长期每年只上缴15亿吨粮食,年产稻谷也只有197亿斤,而全国每年进口的粮食达107亿斤,如果足额上缴的话,江西的老百姓只剩下了90亿斤稻谷。
如此一来,江西的老百姓还能吃得饱饭吗?以至于陈云还说:“这些人胆子大,他们说搞什么就搞什么!”
2008年4月29日,程世清在南昌病逝,终年90岁。
由于他当年不愿意回江西安置,一直留在福州,由当地的部队代管,所以身份问题就一直难以解决,临终前甚至还没有居民身份证,也没有军官证和离退休等证件。
不过,在他逝世后,总政干部部还是承认他享受地、师级待遇,并同意由属管单位在江西和福建的有关报纸上刊登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