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地点确定,欧洲没资格上桌,泽连斯基已离国,拒绝美方要求

宏宏观世界 2025-02-19 08:54:03

美俄终于要面谈了,时间就定在2月18日,地点选在沙特,欧洲彻底被边缘化,连蹭个谈判桌角的机会都没有,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了美国的“资源换支持”提议后,直接飞去了阿联酋。

这场会谈,表面上是美俄在谈,实际上桌面下的博弈早已开演,这边美俄在试图达成各自的利益安排,另一边乌克兰正努力挣脱被摆布的命运,而欧洲只能干瞪眼,看着这一场属于别人的规则游戏。

美俄这次会谈地点,选得十分微妙,沙特跟这俩大国的关系,都属于“不亲不疏的好兄弟”,美国和沙特是传统盟友,石油这块的合作更是没得说;而俄罗斯跟沙特也不是外人,靠着能源合作,建立起一条相对稳定的桥梁,所以这地方,对美俄来说都挺合适。

而且选择沙特,对美国和俄罗斯来说,还有点隐形信号,一个是恢复沙特跟美国的传统“亲密关系”,另一个则是让俄罗斯展示它在中东的影响力。

欧洲“出局”这事,简直讽刺到家,俄乌冲突发生在欧洲,伤害最大的也是欧洲,但当要解决问题时,欧洲居然连上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

这可不是单纯的冷落那么简单,而是美国公开的边缘化,这其实从几十年前就埋下伏笔了,自从北约成立后,欧洲的安全一直靠着美国在撑。

表面上欧洲看着挺能耐,一有事各种喊话对抗,但真到关键时刻,军事自主性几乎为零,全指着美国来解决一切难题。结果就是欧洲一出问题,美国得派人、派武器、派资金,给他们兜底。

久而久之,美国就看不惯了,尤其是特朗普时代,说得更直接:“想我保护你?那你得掏钱!”,但欧洲在这一块,一直拖拖拉拉,这让美国还怎么看得上?

美国这次排除欧洲,还有点“敲警钟”的意味,有些欧洲国家,最近喊了不少有关“减少对美国依赖”的话,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那次直接呼吁,欧洲要有自主国防,要独立起来,美国看在眼里,心里其实早有想法,所以这回干脆就不带着你玩,让你们清楚自己的定位。

俄乌冲突开打后,欧洲跟着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喊得那个震天响,结果俄乌战事拖了这么久,欧洲内部被搞得一团糟,能源短缺、通胀飙升、经济动荡,快被折腾散了。

但打仗的是乌克兰,背锅的却是整个欧洲,最后还得到美国手下指指点点,自己却连个决定命运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这事也许真能敲醒欧洲,长期靠着“美国的保护伞”,看起来安全,但实则深陷依赖,自己的命运根本掌握不了。

而这次没被带上桌,欧洲应该也明白,真正的大事上,没人会替你打算,不管未来是继续跪低,抱紧美国大腿,还是咬牙走另一条独立路线,欧洲得好好反思反思。

这战争拖到今天,最难过的还是乌克兰,说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但乌克兰已经被挤兑成了棋盘上的“小棋子”,大国说让它前进就得前进,说它得听美欧美立场,它就没办法拒绝。

俄乌打到今天,美国撑乌克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话大家心知肚明,但这笔仗耗下去,美国的代价正在飙升,国内经济压力、民众的不满声音,再加上共和党在国会施压,特朗普能否继续豪迈地把钱砸给乌克兰,现在可真不好说,于是美国开始试探泽连斯基的底线,看你能不能咬牙再割肉。

不过,泽连斯基的态度相当果断,这回他给了美国一个清晰信号,你来帮我,是做朋友,不是当霸主,不管下一步怎么发展,这一拒绝确实是泽连斯基保留乌克兰“尊严”的努力。

拒绝完美国提议后,泽连斯基迅速跑去了阿联酋,乍一看是普通国事访问,但再联系阿联酋公开表示愿意为和谈提供场所,这次出访未免太有“彩蛋”了。

泽连斯基这么着急离国,可能已经意识到一件事,美俄之间这盘讨论,如果真有结果,乌克兰能支配的空间只会更小。

他去阿联酋,有点像是“另起炉灶”,试图再找一条出路,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手还是挺聪明的,阿联酋的位置,确实能够帮助乌克兰缓解美俄的双向压力。

不过说到底,主动权真的不在乌克兰手里,战争烧到现在,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乌克兰的战争,而是各方利益的战场。泽连斯基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能不能改局面,还真没有答案。

沙特的这场美俄谈判,看似是为了讨论俄乌冲突如何降温,但实际上,桌面上的两个代表谈的是乌克兰,桌子下面却装满了各自更深层的算计。

对美国来说,这场战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得找机会从中脱身,同时稳住北约影响力;对俄罗斯来说,它需要在战场和制裁的双重压力下,找到喘息的机会;而在谈判桌外,欧洲继续被边缘化,乌克兰努力突破夹缝求存,这些元素都让这场会谈的意义远超冲突本身。

0 阅读:26

宏宏观世界

简介: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