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歼-7不断退役,歼-20不断增产,“老飞行员”如何更好地转飞歼-20就成了外界一个新的关注点。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像歼-20这样的新型隐身作战飞机强调的是智能化,先进的飞控技术更能大大地帮助飞行员释放战斗力,人机功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貌似更加容易上手,然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臆想中的,汽油车转电车那么简单。从旧飞机转向新飞机,从低阶向高阶的突然转变,与其说是操作的转变还不如说是理念的根本性颠覆。以往驾驶老旧歼-7,着重关注的是“不能干什么”,而驾驶歼-20则是要让驾驶者知道“能做什么”。

歼-20

歼-20
毫无疑问,相比起新飞行员,有驾驶经验的老歼-7飞行员在飞行基础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转飞歼-20,却是要让他们尽量地抹去以往的驾驶习惯,反而是一个“重新认识”“熟悉”和“遗忘”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看似简单,实则却是一个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的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转变的。飞行员要转飞隐身战斗机,其中要付出的艰辛远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而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又恰恰是新时代下,我军飞行员所具备的独特品质。

歼-20

歼-20
客观来说,老机型转飞隐身战斗机所遇到的困难绝不是目前我们所要面对的,像早在2020年就已经与美国签署购买32 架F-35的波兰,其相关飞行员的训练在前期展开飞行模拟器训练的时候就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提交了,针对原东欧国家购买F-35的可行性方案,内容提到,他们对于习惯驾驶苏俄制飞机的飞行员来驾驶最新的美制隐身战斗机,其实并不看好,甚至建议日后准备列装F-35的国家,应尽量让有驾驶美制作战飞机的驾驶员来完成新机交接和后续的飞行工作。哪怕从零开始,重新训练新的飞行员来驾驶F-35,也要比直接使用原俄制飞机驾驶员要好!无独有偶的是,根据考察,波兰空军的专家也曾在自家报告中提及过此事,认为那些驾驶过时俄制飞机的飞行员,根本很难重新培训以掌握F-35这种地球上最先进的战斗机。

波兰空军的米格-29

波兰空军的米格-29
驾驶较为先进米格-29的波兰飞行员在转飞F-35尚且遇到诸多问题,更不用提咱们歼-7与歼-20中间相差了整整两代,虽然都是国产战斗机,但换装的难度依然不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军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的适应性训练将协助飞行员完成装备换装,一旦完成,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势必会得到另一个大幅度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