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韵】新年话祭祀:祭天、地和人之祖祭祀是敬神灵祈求福祉

马铁说文化 2025-01-28 04:15:45

欢迎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评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新年话祭祀!

祭祀是中国神传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周礼·天官·大府》中记载:“邦都之赋,以待祭祀。”而《左传·文公二年》也提到:“祀,国之大事也。”这意味着,国家征收的税赋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因为祭祀被视为国家的重要事务。

祭祀不仅是敬天地、缅怀先祖的重要方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大致分为三类:祭天神、祭地祇和祭人鬼。这些祭祀活动历来都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从本质上讲,祭祀是人们尊敬神灵、祈求福祉的行为。

祭天

在中国,祭祀的对象主要包括: 天神、地祇和人鬼。其中,天神和地祇的祭祀权专属于天子,高层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而一般士绅和平民百姓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祭天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历代帝王对此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会在特定的日子里,率领群臣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求国泰民安。据记载,中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祭天仪式。每年冬至这一天,周天子都会在国都南郊的圜丘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这一仪式被后人称为“郊祀”。

到了唐宋时期,祭天成为了一种皇室专属的仪式。后来,这种庄严的礼仪也被其他民族的君王所接受和仿效。清朝时期,满清皇族进一步扩大了祭天的范围,不仅在重大节日进行祭祀,还在重要的政治事件如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以及皇帝出征等场合,前往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在祭天仪式中,最隆重的莫过于封禅大典。封禅是君主在太平盛世或祥瑞之年举行的盛大典礼,只有那些取得显著政绩的君主才有资格举行。封禅通常都在泰山举行,因为历代皇帝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在此祭天才能彰显真正的受命于天。因此,封禅成为了历代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最庄严的礼仪。

祭地

在古代,祭天与祭地通常是同时举行的。远古时期的人们崇拜土地,认为大地养育了万物,就像慈爱的母亲一样。因此,祭地活动也备受重视。祭地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祭祀“大地”,其规格与祭天基本相当;二是祭祀“地祇”,包括社神、山神、水神、火神等所有地界上的神灵,其规格虽然比祭天稍低,但也不再是皇家的专权。

其中,香火最旺的是“社神”。“社”即土地,与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各家各户都不敢对祭祀社神有所懈怠。现在南方一带常见的城隍庙,就是古人祭祀社神的地方。

祭祖

在古老的氏族部落时期,人们就有了对祖先的崇拜。祭祖仪式在周朝时期形成了定制。周朝确立了用人陶、面点等物品取代活人祭祀的方式,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祭祀礼节,如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等。这些仪式十分隆重且庄严。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祖先充满了骄傲和敬畏之情。

春秋时期,随着儒家伦理观念的深入人心,祭祖活动又增加了缅怀和追忆的意味。到了秦汉时期,祭祖不再局限于大的氏族,普通家庭也可以将自家的长辈放在供桌上进行礼拜,且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进行祭祀活动。

鉴于平台规则,只有您点了“关注”,与我互动才会成为铁粉。可天地间以享受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谢谢您!

0 阅读:22

马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