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了《长津湖》之后,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与之前的电影不同,不是说电影有多好,也不是说电影有多烂,但那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却又让人觉得真实,让人很难冷静下来。
如果拿一部同类型的大型战争电影来看,《长津湖》肯定是要做得更好的。可是我的一种奇特的心态,就是知道这本书不怎么样,就是不舍得去批判。我宁可认为,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段故事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
影片《长津湖》是根据1950年冬季发生在朝战争中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这次战斗改变了朝的局势,但同时也导致了两国人民的巨大死亡,其惨烈的结局与其重要性同样不可小觑。
对于那些对军队比较了解的人来说,这次战役的战术和英雄的名字都很清楚,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其中也有我)来说,这次战役已经成为了一篇被埋葬在历史长河里的文章。就像我们儿时阅读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爱国主义文章。
它对文学作品,对记录作品,都是一种彻底的颠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长津湖这个词,才知道,本来就有很多有关这次战斗的记录片,都说的很清楚。但是,当一部公路电影被放到一个战场上时,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可怕的东西。从刚开始的时候,小丫头给他一条红色的丝巾,再到石头上的尸体,他已经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模拟战场的场景,令观众心惊肉跳。深呼吸了一口气,他学着屏幕上的主角,开始为敌人的战机祈祷。我觉得设计者的用意就在于此,他们用 VR的方式,向你展示了他们当时的战斗方式,你体会到了吗?
这种叙事角度的转变,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过去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所没有的沉浸式、血淋淋的惨烈经历。即便是同样的抗美援朝主题,比如金刚川,也是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观察,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很远很远的故事,而不是体验到了这个故事。
《长津湖》的故事,从主角开始,视角就发生了改变。他的眼睛,就是听众的眼睛。他的天真,也是所有人的心声。他不懂战斗,也不想当英雄,这是所有没有亲临战场的人都会有的心态。但他却代替了观众,体会到了士兵们的恐惧、饥饿和寒冷,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中,他知道,所有的恐惧、饥饿和寒冷,都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烈,至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他,却是一个死去的人。
事实上,我们现在看的大多数战争片,基本上都是在讲述着战争的惨烈。在生死关头,每个人都会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才是真正的人性。都是一张张中国少年的脸,他们都是年轻的,他们的父母是靠捕鱼为生的,他们在上海的时候,他们是东北人,他们在临终前,还在吟诵着一首沂蒙山小调。
在这种似曾相识的文化氛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鲜活的青年。这种感觉,就像是刚上大学,刚刚认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新生,还没来得及和对方打成一片,就眼睁睁看着他们牺牲在战场上。生命是如此的渺茫,转眼之间,就会被抹去,就像伍千里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的那些名字,到头来,他们只是一位位的名字,随着他们的出生和死亡,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影片把战场上的惨烈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名曾经给黄继光清洗过尸体的护士说,她掀开他身上用来挡住弹的布条,只见他身上的棉被被弹打得血肉模糊。她和同伴一起为他清洗,然后换上新的衣物。
一名邱少云的同伴,就在不远处,他看到自己被燃烧武器点燃,燃烧了半个小时,但他依然站在那里,没有倒下,直到现在,他说起这件事,他的泪水才止不住。
一名士兵在长津湖里,对杨根思的评价很高,他本来可以下去的,但他选择了留在这里,去执行他的使命。
所有参加了这场战斗的人,都感到惋惜,惋惜自己的青春逝去,却又对自己当初的决定充满了敬意。有些人明明可以生,但他偏偏要死。视死如归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一种呐喊,更是一种真正的,在生死关头,做出的牺牲。
长津湖的结尾部分,我们所见过的冰雕连,就是一个现实事件。直到美国人被迫撤离,一个连队潜伏在山上,在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全部被冻毙。他们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活着,但是他们必须要做好准备,才能执行这个非人的使命。
现在,当我们再看一部关于朝的记录片时,就会明白影片里对美国军人的恐惧是多么的可怕。无论美国、英国或南朝幸存下来的退伍军人,他们说起与中国军人作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强烈的畏惧。这种大无畏,超乎常人的意志,已经超越了战斗的范畴,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让我无法淡定的,并不只是因为我们在虚拟战场中的战斗,更多的是因为我很想知道,当我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回事怎样的情况。
当我们面对死亡和死亡的时候,我们还会这么做吗?我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害怕寒冷和灼热,在燃烧的火药味中,只要一秒钟,我就会立刻站起身,所以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住性命。
但那时候,很多人都会在寒冷的天气下等待命令,有的人会自愿上前线,有的人会在最年轻的时候,视死如归。一名还活着的护理人员曾说:那时我连死亡都不畏惧,现在还有什么可怕的。她上前线的时候,还是个复旦大二的高中生,她的爸爸是个商人,走之前给她添置了一套新衣服,还给她留了一封告别书,但最后还是没能看着她上前线。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勇无畏的青年的庇护,我们现在可以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早在数十年前,人类就已经做好了生死决斗的准备,他们只需要吃一碗炒面,喝一杯雪水,就可以在战场上等着名利的下达,他们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等,也很清楚死亡能够带来什么,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信念。
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去战斗。如今,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和平的,我们已经不能理解战争的紧迫性,更不能理解,假如历史改变了轨道,我们现在会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像现在一样,将电影作为一种闲暇时间来打发时间。有一次,匈牙利小说家伊芙特▪皮洛这样写到:影片不仅是一种纪录,也是一种介入;这是一种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如果用一种娱乐性的眼光来审视《长津湖》从纪录的角度来看,我就不能对这场战争进行批判和赞美了。我对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个原型角色都抱着一份敬意,而在大屏幕上的三个小时,就是想要记住他们,也是想要让更多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明白,在死亡面前,也有一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这就是人类永远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如今在这片平静的土地上前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