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详解!嫦娥六号今日回家,需两次进入大气层,现已成功着陆

行冭空 2024-06-25 14:33:57

欢迎嫦娥六号回家!

自从5月3日发射升空以来,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国内外网友的关注,尤其是成功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后,更是引来外媒的争相报道和持续追踪。

而如今,出差53天的嫦娥六号,今天终于要回来了。

据外网无线电爱好者根据嫦娥六号相关讯息预测的结果来看,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返回舱或将于6月25日(今日)下午13时41分至14时21分区间,携带从月背南极采集到“月壤”,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某处。

截止到目前,四子王旗着陆场已做好迎接嫦娥六号的各项准备,静待嫦娥六号的到来。

需要说明的是,嫦娥六号共分为四个大部分,分别是嫦娥六号上升器、嫦娥六号着陆器、嫦娥六号轨道器以及嫦娥六号返回器。

其中,嫦娥六号上升器完成月地之间的样品交接后,在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后,得到受控指令,以硬着陆的方式完成二次落月,为研究地下深层次月壤做出最后的贡献。

而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则在环月轨道上持续飞行的同时,不断变幻轨道和高度,逐渐从环月圆轨道升至环月椭圆轨道。

在环月飞行近二十天后,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在6月21日启动离轨点火模式,在脱离月球引力范围的同时,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飞向地球,继而受控进入大气层。

由于大气层存在氧气以及其他等离子,所以当嫦娥六号返回器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时,会因为超高速飞行和大气产生摩擦,会使得返回器表面的温度,在短短几分钟内攀升到2000甚至3000摄氏度。

为了保护从月背南极带回来的土壤不被高温所破坏,嫦娥六号将以“打水漂”的方式两次进入大气层,而这个过程,又被不少无线电爱好者称之为生死三十分钟。

那么,嫦娥六号想要安全着陆需要经历哪些步骤,返回降落的全过程又是什么?别着急,慢慢往下看。

首先,当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抵达距离地面大约5000公里的高度时,嫦娥六号的轨返组合体将会开始分离,轨道器停留在近地轨道,而返回器则会进入大气层。

其次,当嫦娥六号返回器第一次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将会采取“打水漂”的方式进入,这样一来,当嫦娥六号返回器距离地面大约120公里的时候,嫦娥六号将会通过高“升阻比”的方式,让返回器在大气层中开始“滑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返回器与大气间的摩擦力,降低返回器表面的温度,而且还可以通过大气的“阻力”,将嫦娥六号返回器“弹回”太空。

需要说明的是,在嫦娥六号第一次进入黑障区时(30公里到80公里区间为黑障区),会由于等离子体的原因,使得返回器会暂时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信号。

等恢复通讯后,嫦娥六号返回器的速度,也从最开始的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降低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8公里。

接下来,嫦娥六号返回器会再次受控第二次进入黑障区,而在第二次黑障区结束后,嫦娥六号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经只有10公里左右,这时就需要进行开伞降落步骤。

通过降落伞再次减缓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然后进一步调整方位和速度,使其最终能够安全降落地面,抵达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着陆场,继而将月背采集到的土壤安全带回。

由于整个降落过程,大约持续30分钟,所以也被不少无线电爱好者称之为生死30分钟。

此次嫦娥六号所带回来的月壤样本,是人类首次采集到的月球背面样本,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些从月背带回来的月壤,就会为咱们后续的载人登月计划,提供更多翔实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为完成载人登月而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信在未来,咱们的登月航天员,会带着以航天员能量餐为代表的生活物资,在新一代登月火箭的加持下,完成真正意义上与月球的第一次面对面邂逅。

如果喜欢文章,请【点赞关注】作者,然后分享转发给更多的人阅读。

3 阅读:944
评论列表
  • 2024-06-25 15:06

    赶快在降落地附近装2公斤土壤给美国送过去,间接月壤也是月壤啊。

  • 2024-06-25 15:29

    这次急死美国了[得瑟]

  • ZX 8
    2024-06-25 15:40

    能够让它按照降落地点进行降落,这分明是告诉老美,我的导弹也随时随地可以降到想降的地方,这下老美急眼了

行冭空

简介: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