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赞赞在路上
编辑|赞赞在路上
韩国医疗资源长期短缺,全国仅有2.2名医生平均服务于每1000人。然而高达90%的医院为私立,医生平均年薪高达18万美元,几乎与企业总经理持平。这导致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如今政府终于决定从2025年起在5年内新增2万医学院招生名额以缓解医生严重短缺的状态。没想到这一举措却触怒了韩国医生,引发了他们的集体辞职和罢工。这给韩国脆弱的医疗体系带来了无法承受的打击,数以万计的患者生命垂危。韩国医生的所作所为在道义上难以置评,但这起事件也给我们带来深刻反思。

2月20日,韩国100家大医院有74.4%的医生集体递交辞呈。尽管政府发布法令要求医生返岗复工,但仍有64.4%的医生离岗。在政府调动一切可用医疗力量的情况下,各大医院的医疗力量依然严重不足,仅剩下正常工作力量的一半。这导致大量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所有非紧急手术被迫推迟。就连癌症手术也被划为“非紧急”,以便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症。但政府最多也只能这样支撑2-3周,之后整个医疗体系就会全面崩溃。
这是韩国医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辞职罢工。他们脱下白大褂,高喊“就算被吊销医师执照,被刑事拘留,我们也绝不妥协!”。为表达坚决,大韩医师协会称此次罢工为“无限期”的,除非政府取消增加医学院招生名额的决定,否则他们绝不复工。即便数以千计的患者濒危,他们似乎也漠不关心。

这已经不是韩国医生首次大规模集体罢工。历史证明,每当政府试图推出政策以减轻国民医疗负担时,医生们就会发动罢工进行抵制。2000年的“医药分家”政策、2014年的远程医疗立法、2020年疫情期间的医学院扩招,都曾遭到韩国医生的强力抵制。只要能拖死患者,造成舆论压力,韩国政府来都只能让步。
2020年扩招400医学生的决定就导致80%住院医生罢工。就在一名急诊患者因无医生抢救死在医院门口后,政府被迫让步。4天后,在医师协会命令下,韩国医生才结束为期2周的罢工回到工作岗位。对于造成的患者伤亡,他们从不关心。

这次韩国医生罢工背后的核心动机,就是保卫自己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高薪。韩国医生的平均年薪高达18万美元,几乎达到大企业总经理的水平。如果医学院扩招壮大医生队伍,势必会降低他们的收入。所以他们不惜玩命,要挟政府就范。
但我们不能容忍的是,这种利益驱动已经严重践踏了医者的职业道德。医生本是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他们却为了自己的钱袋子,眼睁睁看着患者因医疗资源不足而死去。“医者仁心”在他们身上已经荡然无存。患者的生命安危在他们眼里,只是谈判的筹码和维持超高收入的工具。这种行径令人发指。

这次事件启示我们,单纯依靠市场来配置医疗资源,很难达到供需平衡和社会效率最大化。政府必须通过调控手段来纠正医生的过分利益驱动,在保障他们合理权益的同时,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患者健康安全。否则,“白大褂怪兽”将继续吸食老百姓的血液为生。
这次韩国医生的集体罢工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中国网友的热议。有一部分网友表示理解韩国医生的所作所为,因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医生合法争取自己利益的表现。但是更多的网友认为韩国医生这种以患者生命要挟政府、眼看着病人等死的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医学职业的天职,是严重践踏医德的表现,应受到谴责。还有一些网友指出这次事件再次印证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服务领域的失败,没有政府的适当调节仅靠市场很难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约束医疗机构和从业者的行为,在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医疗资源向患者基本需求倾斜。

综上所述,这次韩国医生的集体罢工事件对我们的启示是,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服务,政府必须通过法规制度等手段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调控,实现医患双方利益的平衡。否则,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手段难以有效纠正医务人员的道德风险和过分利益驱动,最终老百姓的健康权益将得不到保障。
结语:韩国医生罢工的背后,是公共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失败。在你看来,如何实现医患利益和社会效率的“三者均衡”?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