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概念是从实验中获取的第一手的科学经验!

卖萌剪刀嘟嘟嘴 2022-10-09 15:58:22

科学的概念是从实验中获取的第一手的科学经验!这样说很笼统!但就科学而言,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在所有的“科学”理论中,一个经常被引用到的说法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这句话的意思当然是物质决定了意识,但问题在于,这句话只描述了物质的作用,但意识其实是由人的神经系统对外界的“感应”所引起的,换言之,物质是意识的主要基础,意识是物质的表达,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这就是说,意识虽然也是物质的一种,但意识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意识产生的,因此,意识是属于物质的范畴。这就是说,我们把“一切都是物质”的错误说法作为科学依据的主要错误。因为这样的错误引入了科学只能说是“物质决定意识”这一错误的理论!意识虽然也是物质的一种,但所有的意识都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意识产生的,而科学不是从事实出发的,是科学只能从事实出发的,科学不能从事实出发。那么,意识是怎么来的呢?所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这一错误理论,是从实验中得来的。我们知道,物质总是存在的,它只是相对于“相对性”而言,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对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把“绝对性”比做是“真空中的球体”,而把“相对性”比做是“一个球体上所有物质的总和”,我们就会得出意识是物质的存在之一,意识没有固定的生成的方式和生成的场所!其一,意识的产生方式和生成场所都是“有限制”的。我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谈到过,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受限于意识的产生场所。如果我们把“意识是物质产物”的说法看做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说服,显然是不妥当的。

如果你把意识看成是意识的产物和生成场所,那么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为即使你告诉我,任何物质都可以在不同的场所下产生意识,我现在告诉你它生长于黑暗中,那意识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意识真正有意义的存在是生成场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你是从一个没有任何光影的房间中“照相”,然后成像在你的照片中,你依然会有意识,因为意识的生成受限于你的照片中的光影场景。但如果这个照相机是在一个光波的源头照射进房间的。那么照片中的意识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意识是生成场所,意识是物质的表达,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都是意识没有意义的原因!其二,意识与物质是一种“包含关系”。

0 阅读:4

卖萌剪刀嘟嘟嘴

简介:卖萌剪刀嘟嘟嘴分享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