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财联社消息,美乌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美俄围绕此展开一系列动作,局势突变。据相关报道,11日美国与乌克兰在沙特达成了临时停火30天的协议。为促使俄罗斯接受,特朗普威胁称,若俄罗斯不接受,将对其进行“毁灭性的金融制裁”,还派遣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于3月13日抵达俄罗斯磋商。普京回应称同意停火建议,但存在诸多细节问题需讨论,比如在俄乌近两千公里接触线上建立有效的停火监督及核查机制,防止乌克兰利用停火期进行动员、训练或接收武器,以及明确进入俄罗斯境内乌军的处置方式等。
普京强调支持通过和平手段结束冲突,但要确保停火协议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然而事情并未朝着顺利推进停火的方向发展。此前特朗普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还威胁普京尽快接受停火,否则后果严重。可普京却身着军装赶赴前线,要求俄军加快进攻,歼灭库尔斯克州残留乌军。特朗普派遣乌克兰问题特使前往克里姆林宫,普京对单纯的30天停火并不感兴趣,而是强调俄罗斯接受俄乌和谈的9大条件,像乌军投降、基辅完全或者部分让出五大地区、不寻求加入北约、乌政府去纳粹化等等。
之后特朗普和普京进行了长达148分钟的电话沟通。通话中,普京感谢特朗普为俄乌和平付出努力,同时表明俄方结束冲突立场,愿就和谈深入磋商,但前提是俄罗斯利益得到尊重,危险从根源处消除,这意味着俄方拒绝单纯的30天停火提议,毕竟乌克兰有利用临时停火喘息后撕毁协议再开战的前科。特朗普见状主动退让,不再坚持俄乌全线停火,而是提出30天内互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普京接受此提议,并表示通话结束后下令。
双方还讨论了黑海航运安全、库尔斯克投降乌军的人道主义对待以及战俘交换等问题。但就在美俄看似谈得好好的时候,特朗普突然有了新动作。此前特朗普曾喊话中国在俄乌和谈问题上发挥更多影响力,在自身于俄乌问题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排除其想打“中国牌”,比如要求俄罗斯在一些涉华问题上保持中立态度,以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更多让步,企图间接实现“联俄抗中”。
不过普京根本不接招,俄外长拉夫罗夫此前就公开对华表态,俄方永远不会背弃对中国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上应尽的义务 。而泽连斯基对“能源设施停火”虽表面同意,却留了个尾巴,称若乌能源设施遭到袭击,乌军将会采取对等反击。泽连斯基本就不想结束冲突,其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提议,目的是借此重整军备,毕竟美欧的支援正在路上。如今普京不接招,特朗普又妥协,泽连斯基自然不满,甚至不排除其自导自演“俄军撕毁停火协议,乌军被迫反击”的戏码,毕竟过去3年类似情况并不少见。
从整个局势来看,特朗普突然的态度转变,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一方面,他或许希望通过一些强硬手段,在国内获取更多支持,展现其对俄乌问题的掌控力;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试图通过这种看似反复的策略,打乱俄罗斯的节奏,为美国争取更多利益。但普京也并非等闲之辈,其基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战场优势,始终坚守立场。
未来美俄关系走向何方,俄乌冲突又将如何发展,不仅取决于美俄双方的博弈,还受到乌克兰以及其他国际势力的影响,局势依旧扑朔迷离,值得持续关注。 未来,美俄之间肯定还会有更多轮的谈判和博弈,俄乌冲突究竟会走向何方,还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让国际社会的目光紧紧聚焦于此。咱们也得持续关注后续的发展动态,看看这场国际大戏还会有怎样的精彩剧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