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好演员,张艺谋导演曾说,他一般会在合作后,便会提前预约他的档期进行下次合作。在我看来,于和伟便是这样的演员。如今,正在热映的这部《悬崖之上》,很可能就是在两人合作《坚若磐石》时的预约……当一些中生代演员还在吐槽机会少,好角色不多时,于和伟在近些年却实现了产量与质量的兼具,从去年的《疯狂外星人》到今年的《刺杀小说家》,无不是在春节档贡献了精湛表演。电视剧领域更是毋庸赘言,《巡回检察组》《觉醒时代》《上阳赋》等,也无不是顶尖硬货。
不过,今天我们重点先来说说,他主演的这部《悬崖之上》。
这是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题材电影,“国师”选择演员向来是独具慧眼,其中最鲜明的特点:新人要有灵性,“老人”要有演技,难得的是于和伟兼具了这两点。影片中,他饰演的是一位潜伏于敌方阵营的中层骨干周乙,类似于当上副站长阶段的余则成。这样的角色是极难演演绎的,他不像张宪臣、楚良只需要隐秘自己,完成任务即可,而周乙不仅要帮助张、楚这样的同志,还要与朝夕相处的敌人对抗,这显然已不是“悬崖之上”的危险级别,更像是在悬崖之上走钢丝。一招不慎,粉身碎骨。
首先来说,于和伟作为“老人”所具备的演技。他所表现出的演技,并非是那种用力过猛的塑造,而是一种海明威笔下那种硬汉式的“重压下的从容”。这其中两个名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其一是他在收到同志情报纸条的阅后即焚,那张被点燃的纸在他手中好似魔方一般,被他熟悉的“盘”成灰烬,手法之熟练,之凌厉,之魅力,用《潜伏》中李涯的名言表述就是:“布尔什维克做不了,美国战略情报局也做不了。”细节见真章,有时候演技不需要台词,甚至不需要表情,仅需要一个符合甚至超出观众心理预期的人物动作足矣。
如果说,这种动作可熟能生巧的话,那作为一位戏骨的气质则是很难练就的,这其中有一场戏格外出彩,这场戏并不是他营救张宪臣时的惊心动魄,也不是营救小兰时的淡定从容,而是他与金志德的那场对手戏。表面看来,金志德作为他的同事,是时刻怀疑并监督自己的存在,是个狠角色。当周乙为同志做情报信息标记被金志德发现后,于和伟对这个角色的一系列诠释简直称得上是演技教科书。他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是共产党,这让金志德顿时怔住,之后话锋一转又对这位同事一通职场培养式的训话,完全将其玩弄于股掌。
整个过程,于和伟无论是在节奏的把控,还是内心情绪变化的细腻层次感,都做到了炉火纯青。在他面前的金志德,就像他手里燃着火苗的纸张一样操控自如。如果说,影片中大部分人对于悬崖之上的处境战战兢兢,那周乙便像是为“悬崖之上”这个世界而生的一般,他是这里的鹰类或者秃鹫,是食物链顶端般的存在。
再来说导演对于演员身上那股“灵性”的看中,这个词并不全属于年轻演员,于和伟身上同样有,只是他将这种“灵性”的气质升华为了具有温度与深度的“感性”。这种感性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影响任务甚至生命,少一分则又显冷酷与无情。譬如,他看到楚良吞毒后的悲痛,看到张宪臣舍身就义时的愤懑,以及最后和小兰的那场对谈,都让人看到了这个人物内心感性温存的一面,看到了这个角色心向黎明的精神弧光。
显然,在于和伟对周乙这个角色的认知中,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人,然后才是一个英雄。这个角色与其他几位同志是“和”的,但又是不同的,这位生而伟大的英雄在于和伟的诠释下如此真实可感,很难得。随着影片的热映,相信于和伟势必又要圈粉无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