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美景何其多,唯喀斯特独树一帜,无论是峰、林、山、谷,还是湖、石、瀑、泉、潭,喀斯特地貌几乎集合了所有地理景观元素。挺拔于江河溪水之间的峰林和峰丛,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胜景;昂首多姿的石林平地而起,演绎了阿诗玛的传说;曲径通幽的溶洞奇伟瑰怪,让大文豪王安石惊呼“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别有洞天的神奇天坑,诞生了“桃花源”般的世外乐土,还有玄妙横生的天生桥、飞流直下的喀斯特瀑布、明澈如镜的喀斯特湖…,这些或峻峭、或幽深、或壮观、或秀丽的地理奇观就是喀斯特岩溶地貌。
“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漓江两岸的连绵峰林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何为喀斯特?何为岩溶地貌?
所谓喀斯特,得名于斯洛文尼亚的伊斯特拉半岛上一座石灰岩高原,在这里“水溶解岩石”的现象最先被关注和研究,由此,“喀斯特”成为岩溶地貌的代称。在地球上,能被水溶解的岩石除了最常见的碳酸盐类岩石,还有硫酸盐类和卤盐类岩石。无疑,喀斯特是一位伟大的艺匠,它用鬼斧神工,以富含二氧化碳的水为主刻刀,在漫长的地球岁月里,将坚硬的岩石雕琢为精湛的艺术品。
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示意图
至于岩溶地貌,术语来讲是在可溶性岩石上形成的地貌景观。自然界里的水(主要是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岩溶地貌必要条件之一的碳酸,再与土壤中因生物作用产生的碳酸一起,与可溶性岩石(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由碳酸钙盐类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发生反应。碳酸钙盐类岩中的钙离子被碳酸转移出来,并被地下水带走,看似坚硬的岩石就这样被水一点点溶蚀,形成峰林、孤峰和岩洞,构成奇特的自然地理风光。
中国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图
相比斯洛文尼亚,其实在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更有资格成为岩溶地貌的代名词。中国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区到干旱区,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包罗万象。同时我国也是对喀斯特地貌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从最早晋代关于岩溶地貌的记载,到后来以明代徐霞客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对喀斯特地貌记录之详尽,研究之久远,分布之广阔,堪称名副其实的 “喀斯特王国”。
云南罗平--喀斯特峰丛峰林地貌与遍野的油菜花田
秀丽如画,大美喀斯特
在“喀斯特王国”里最为人所知的两位岩溶“明星”,无疑是广西桂林和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广西桂林拥有秀丽如画的峰林,云贵高原拥有突兀奇绝的石林(昆明),和高山间神秘莫测的溶洞(贵州)。而桂林的峰林峰丛地貌是岩溶地貌所有类型中发育最充分、美学观赏价值最高的一种岩溶类型。这是由于桂林一带的地表岩层主要为可溶性的石灰岩,受到江河中的地表水和暗流涌动的地下水的侵蚀,从而形成了地表石峰汇聚的壮观景象。同时,地下发育有众多的洞穴,被称为“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图为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被称为“世界石林博物馆”
而云贵高原则属于一个岩溶高原,大约两亿年以前,整个高原基本上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且面积广大的石灰岩。云贵高原又是一个巨大的夷平面(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过程),在高原内部发育着成片的喀斯特地貌,地上峰丛林立,地下则伏流、暗河和溶洞纵横交错。
深井似的“天坑”是溶洞发育到老年时期的表现。天坑中深达数百米的坑底常生长着极其原始的森林。
当然溶洞的“一生”也要经历多个演变时期:首先是地下水在碳酸盐岩层中创造洞穴,这是通道形成的童年时期;然后是形成美丽石笋、石钟乳的壮年时期;最后是洞顶板塌落,变成“天坑”或山谷的老年时期。如果洞顶并没有完全坍塌,有部分岩石残留,就会形成桥状结构。月亮山的独特景观,其实就是一种“岩溶桥”。贵州是发育强烈的喀斯特地貌区,一个个溶洞、天坑、地缝、天生桥、象鼻山、漏斗、竖井等特殊地形,以至于为贵州赢得了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外号。
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武隆“天生三桥”,是世界级的喀斯特景观,是溶洞崩塌后的残留部分。
地无三尺平,大悲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以它起伏流连的山体,刀劈斧削的石林,辗转回旋的溶洞,圆弧线的延伸与垂直线的交错,体现了大自然特有的几何形式美。但裸露的喀斯特地貌给人震撼的同时,更多却给人以悲凉之感。在喀斯特面积高达73%的贵州,其中的石漠化竟高达36%,虽然降水资源丰富,年水量达1200毫米,但90%左右都直接渗漏到地下暗河和溶洞,流走了,因此工程性缺水相当严重。
喀斯特强烈发育的地区,地表岩层渗漏强,导致地表水严重缺乏。
其实不光如此,喀斯特强烈发育的地区不仅缺水,还缺土,因为喀斯特地区石灰岩被水溶解后又被水带走,所以喀斯特地貌的土是不连续且土层浅薄的,只有在洼地和谷地底部有浅薄的土层,还有在一些石沟石缝中积留着零星的腐殖土。再加上喀斯特地表岩层渗漏强、蓄水能力差,导致地表水严重缺乏,生物生存异常艰难。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树木的根系只能长在石沟石缝中,越往山顶林木越矮小纤细,很多树木还没有到达其生理寿命年龄就因缺水而死。因此大部分喀斯特地区并不具备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
喀斯特地区的森林看似物种多样,却时刻面临着干旱的胁迫,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然而正是树木的不断死亡和消失,也在悄悄改变着喀斯特石山的地质特征。年复一年积聚的枯枝落叶层积蓄着水源,倒塌的树干和腐殖质缓慢充填着地表的裂缝,根系和树叶减缓了大气降水的急剧下渗。更多森林滞留水出现在洼地,也出现在岩山的中层和上层。这是一个极其缓慢又很不稳定的过程,各样树木花草,就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祖辈用身体拦截下的水分,吸吮着腐败枝叶中的养分,逐渐占据了喀斯特石山的每一个角落。
因土壤稀薄,地表缺水,山上的树木必须要把根扎入坚硬的石灰岩中,看似潮湿的喀斯特地区,森林却面临干旱。
为了吸取水分和养料,喀斯特地区的植物普遍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根须爬过岩面,顽强地向四面八方伸展,相互扭曲盘结,形成不带丝毫人工痕迹的“根雕”奇观,饱经沧桑的不易。有些树根直径超过树干,长度也是树干的几倍,大量树根盘桓分割岩石,根须奋力钻进岩石下的土层。随着树木的生长,又把整块岩石抱着拔离地面,以至于出现大树拥抱巨石的奇观。
日出峰林峰丛,大美又大悲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这就是大美又大悲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虽然地理奇观、青秀山水给了人们观赏和游玩的好去处,但强烈发育的“石漠化”也带来了贫穷,无论是“山穷”导致“水尽”,亦或“水尽”导致“山穷”,喀斯特山区百姓因“缺水”造成贫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一无是处的地理地貌,也没有百利无一害的自然景观,喀斯特岩溶正是如此。
备注声明:文中部分配图引自网络,如有版权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