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窄幅整理,机器人、AI穿戴题材活跃,DeepSeek方向退潮。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00亿。

盘面上,在泛AI主线带动下,科技股继续表现活跃,消费电子、AI医疗、人形机器人三大板块表现强势。为啥它们能这么火?下面就带大家好好捋捋。
最近,消费电子领域有两件大事。
一是苹果在北京时间2月20号凌晨推出了iPhone16e,也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iPhoneSE4”,而上一代iPhoneSE3还是2022年3月发布的。这次的iPhone16e支持苹果智能功能,国行版4499元起,享受国补后只要3999元,2月28号就正式开卖啦。
这消息一出来,苹果产业链相关都跟着热闹起来,不少投资者都在关注。
还有就是AI眼镜,最近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和S–DreamLab联手,从7个模块、超60个测试项,对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镜进行了全面测试,在为AI眼镜行业提供可参考评价指标,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标准化进程,促进行业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
有机构表示,AI眼镜能融合视觉、听觉等等重要的交互方式,很可能成为“AI+消费”的爆款产品。据说,好多知名企业都打算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自家的AI眼镜,看来AI眼镜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人形机器人方面,2月19号,上海AI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发布了一项新成果——BeamDojo强化学习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人形机器人就算在特别复杂的地形上如履平地,这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可是个重大突破,以后,机器人说不定能在更多场景中派上用场,比如救援、工业生产等等,相关行业也有望受益。
AI医疗最近也很火,成了热门方向,周四,AI医疗相关ETF领涨。

(仅举例说明,非投资推荐)
消息面上,高盛最近推出了中国AI医疗指数,这个指数包含了15家中国医疗保健相关公司。
高盛表示,尽管该指数在推出后已经有所上涨,但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当前的估值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时点。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这些公司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机构也相对看好AI医疗,觉得AI会彻底改变新药研发和医疗服务的模式,让“难以研发的药”、“无法治愈的病”从不可能变成有可能。之前,“AI+医疗”被市场低估了,所以2025年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机会。
中邮证券分析,“AI+医疗”在药物研发、癌症诊断、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行业可能会迎来巨大的变革。预计“AI+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会从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55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35.5%,增长空间较大。
近期,债市波动明显放大,好多债券基金都出现了大额赎回的情况,一些基金投顾组合也赶紧下调了债券仓位。
这债市到底怎么了?咱们普通投资者又该怎么应对呢?
实际上,今年一开年,债市就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了“逆风期”,其中,短端的回调开启得较早,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自1月3日起便震荡下行,长端则在春节后加速回调。
为啥债市会这样呢?很多基金公司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现在市场上的资金比较紧张,钱不好借,资金面偏紧。就拿春节之后来说,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好多天都倒挂了,这种资金紧张的情况,让债市的投资者们情绪不太好,债券的收益率也跟着资金价格来回波动。
另一方面,大家的风险偏好提升了,投资者们更愿意去投资那些风险高、收益也可能高的资产,对债券这种相对保守的投资就没那么热情了。
债市波动这么大,咱们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呢?
鹏扬基金表示,判断债市调整是不是已经到位,得看融资成本什么时候下降,还有市场风险偏好什么时候再次降低这两大因素。
具体到投资策略上,恒生前海基金经理李维康表示,在当前时点上,临近两会,降准可能性提高,短端安全并有潜在的修复空间。与此同时,市场依然存在配置压力,在全年层面上,市场对长期债券预计都会有需求,以及虽然新旧动能转换见到曙光,但市场对经济修复的进度还有所观望,所以长期债券预计或仍以震荡调整为主。
行业涨跌-
人形机器人概念反复活跃
创新药、CRO题材表现抢眼
DeepSeek题材退潮

行业主力资金流向-
从行业主力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出312亿元,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传媒、通信等板块则遭主力资金出货。

ETF主力资金流向-
从ETF主力资金流向来看,恒生互联网、中概互联网、恒生科技、上证50、中证1000类ETF被资金增持,科创50、证券、创业板、科创芯片类ETF则遭资金抛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