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医药业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开发一款抗衰新药的平均成本约5-8.8亿美元,需耗时11-15年,但最后成功上市概率不到3%。细究下来,主料多为化学合成是主要阻点之一,在1期临床时仅7.9%的方案能获批。对比之下,有着数千年理论和大量著作支撑的中药,则愈发显示出优势,屡次在试验中被证明在干预衰老的潜力上优于西药成果。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我国科研团队基于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研制出的创新中药成果——八子胶囊,在国内首个大规模的小鼠抗衰老研究中表现亮眼,试验结果胜于西方抗衰,是真的吗?
1、1200只小鼠实验发现:中药成绩喜人
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选取了1200只小鼠进行实验,分成了自然衰老组、NMN组和八子组,11周后,喂食了八子胶囊的52周龄小鼠不仅外表衰老改观明显,连内在记忆力、骨质量等指标也有积极变化。且63周龄的衰老小鼠的DNA甲基化年龄足足降低了约15岁(“DNA甲基化水平”是目前国际检测生理年龄的“标尺”)。
更令研究员还惊喜的是,将喂食八子组小鼠和喂食“哈佛抗衰分子”的小鼠进行对照(后者是西方抗衰技术的代表成果之一),结果发现八子胶囊在衰老干预方面的潜力,显著高于对方。
由于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性高达80%-90%,行为学和心理学特征与人类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所以尽管只是小鼠实验,但本次实验结论对人类抗衰研究也具有重大参照意义。
亮眼实验数据也进一步推动市场热度,据京东商智数据显示,“八子胶囊”在该平台已覆盖超200万有抗衰需求的人群,预测胶囊出货量数以“亿”计。
据悉,早年间,我国多以原材料方式出口中药,而日、韩等国则利用我国廉价出口的中药材,二次加工后,形成高附加值的所谓“汉方药”,卖到国际市场、甚至返销中国。数据显示,目前仅日企就占据全球约7成汉方药市场。
为更好地传承中药成果,我国科学家和中药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述“八子胶囊”即为其成果之一。以以岭药业为例,据财报披露,研发投入分别为5.2亿元、7.4亿元、8.37亿元、8.95亿和9.35亿,复合增长率超过20%。
2、又一临床出炉,助力中药成果走出国门
哈佛遗传学教授曾说:“今天对于衰老的研究,就像莱特兄弟时代的飞机一样,这条路未来前景无限。”
此言不假,在近年全球经济较疲软的背景下,围绕抗衰老行业的投资却是炙手可热。前有世界首富贝佐斯斥资20亿美金广邀世界抗衰豪杰,后有AI“炸子鸡”山姆奥特曼拿出全部身家,投向抗衰科技。
“科技应该造福全人类”,为了更好地让中药抗衰成果走向世界,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也开始用所谓“西方学术语言”,向世界讲述中药八子胶囊的抗衰成果。
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Phytomedicine》上的一系列中药临床试验成果,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据悉,此项人体临床由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8家中心开展,科研人员对530名志愿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再次证实“八子胶囊”有助于优化老龄人群的一些列衰老症状,包括不限于毛发皮肤、骨骼肌和记忆力等。
该试验还发现,服食八子胶囊的志愿者,12周后端粒酶活性提升了高达76.7%(端粒酶为西方科学体系衡量衰老程度的金标准,它的活性越高,衰老程度越低)。
国际权威期刊的陆续认可,进一步推动八子胶囊在海外传播。据悉,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称其为“来自古老东方神秘宝物”,并收获大量点赞。另据公开数据,目前八子胶囊已获新加坡、加拿大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批准。
3、风向已变?中国站上主导位
如同野火遇上了大风,以八子胶囊为代表的国产中药的势头越燃越旺,甚至有国家主动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据报道,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日前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中、澳、新加坡等13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目的正是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
不仅如此,在欧洲和北美等地,中药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据统计,如今美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尝试过针灸,国外市场上也频频出现我国片仔癀、地黄丸等中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中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31个国家中药服务出口基地,针灸等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此背景下,未来中药能否随着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像汉方药一样,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普及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