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轰油门声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在等几天后的大时刻

房地产那些事儿 2024-11-01 15:56:20

近期,市场传言纷至沓来,其中一项引人瞩目的说法是中国计划在11月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流程结束后,推出一项规模高达10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该计划的总金额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其资金分配预计为6万亿元用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以及最高可达4万亿元的资金用于土地收购和存量商品房的去库存化。面对此类详尽具体的传言,本人持保留态度,认为在官方正式公布之前,一切仍处于不确定性之中。

然而,上周末,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出席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接受了彭博社的采访。廖副部长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将会“相当大”,这一表态随即引发了外界的广泛预期。他进一步指出:“财政刺激措施的具体内容需遵循法律程序,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正式公布。”此言论被视为官方最为确定且可信的消息来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定于11月4日至8日举行,目前距离会议召开尚有几日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该会议日期与美国大选日(11月3日,部分地区为11月5日进行投票)高度重合,这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政府或将根据美国大选结果灵活调整应对策略的猜测。

从当前局势来看,特朗普总统有极大可能性在大选中击败对手,赢得连任。特朗普执政期间所倡导的低利率、低税率以及高关税政策,若得以延续,将对中国国内宽松政策的推行产生积极影响。美联储若因应特朗普政策而采取更大规模的降息措施,将为中国国内政策提供更多降息空间;同时,美国减税政策也将有助于提振中国出口,增加外需支撑。尽管特朗普可能大幅提高关税,但其“美国利益至上”的原则并非仅针对中国,欧洲、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样会受到波及。这一局势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修复关系提供了潜在机遇。

当然,特朗普上台并不意味着对中国而言完全是利好消息,而是利弊并存。综合考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时间的安排、市场传言以及财政部领导的表态,可以预见的是,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为了更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提前进行了大量铺垫工作,为后续的“放水”政策做好了充分准备。具体而言,央行推出了包括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内的两项新政策,旨在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也为即将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正致力于推进一系列涵盖重大安全保障与关键发展领域的综合性项目。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财政与货币政策,财政部与中央银行已着手构建国债发行的协同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成立专项工作组,并近期引入了买断式逆回购这一创新性金融工具——尽管其具体运作机制可能较为复杂,但其核心目的在于强化市场流动性管理,为经济“放水”提供更为精准的支撑。

尽管近期股市、房地产市场及债券市场均呈现出回暖迹象,但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布满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至9月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3.5%,其中9月份单月更是遭遇了27%的大幅下滑。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已低至3.4%,与2021年同期相比几乎减半。这一数据揭示出,众多企业正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不得不通过压缩利润空间来维持市场份额,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鉴于此,当前经济基本面亟需财政政策的积极介入与提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经济体如同一台运转已久的机器,其传动链条因长期使用而逐渐生锈,导致整体运转效率下降,各环节均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因此,有必要通过额外的“润滑剂”——即财政刺激措施,来重启并加速经济的运转。

财政刺激政策的两大主要流向已初步明确:

一方面,部分资金将用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旨在帮助诸如航空、工程、物流及设备制造等对政府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企业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与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资金还将投入到土地与存量商品房的收储工作中,旨在激活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企业能够恢复正常运转,从而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支付员工薪酬、偿还贷款及缴纳税款,进而带动整个经济链条的良性循环。

即将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其核心价值在于两方面:

一是通过创造更多项目机会,为企业提供“有活可干”的平台;

二是确保企业在完成这些项目后能够及时获得现金回报,从而提振实体经济的信心与预期。

此举旨在先解决短期的经济困难,为长期问题的解决赢得时间与空间。

至于股市的表现,它往往不仅受基本面因素的驱动,更多时候还蕴含着复杂的个体行为与心理因素。因此,投资者在关注股市动态时,应理性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非仅仅聚焦于基本面的单一维度。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