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无敌,后半生玩砸

琴心剑魄共舞 2024-12-06 10:19:17

要说唐玄宗这辈子最害怕,也最恨的人,估计就是武则天了。

身为皇室子孙,每天都战战兢兢地活着,生怕宫内来人送点东西。

或许童年的记忆太过残酷,他这辈子以反武周己任,让大唐极力摆脱武周的影子。

但反武归反武,傲娇的唐玄宗却没有将武周彻底扫进垃圾堆,反而捏着鼻子用起了武则天留下的制度。

很显然,他奶奶在位期间,虽然搞得大唐皇室人人自危,但在位期间,却是尽了君主的职责,为整个大唐留下了一套真正可行的体系。

这个体系,就是大唐开国以来每一个皇帝都头疼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三省六部下的君臣关系?

唐承隋制,但隋朝命短,只有区区三十八年。

在隋朝之前,是近四百年的十六国南北朝乱世,距离上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晋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了,因而不可避免的受到乱世分裂的余毒所侵扰。

就在大唐立国六十年前,长安和洛阳就爆发数起权臣篡位的政变。

宇文氏篡了西魏,高氏篡了东魏,至于杨坚,也是篡了宇文氏的江山。

虽说李唐江山也是打下来的,但一开始,也是篡了隋恭帝的江山,可以说短短六十年,天下就爆发了四起改朝换代之事,当然失败的不知凡几。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认老一套的皇权至上和臣子忠贞?有机会篡了便是。

北周-隋朝-唐朝一脉相承,自然继承了这一脉权臣过大爱篡位的毛病,尽管杨坚吸取教训,搞出了五省六曹制分权,但始终很难处置权势过大的重臣。

唐朝开国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设置了三省六部制,尚书省的官员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后面大家也知道了,当朝尚书令李世民玩了一出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固然可以看作夺嫡之争,但李世民既是天策上将又是尚书令,再到大行台,军事政治一把抓,完全就是一个宰相,甚至理解为宰相夺位也没问题。

李世民继位后,靠着个人威望和能力压的整个贞观朝重臣不敢异动,但李世民个人能力过强,后人无法复制。

果然李世民一死,高宗朝就爆发了长孙无忌威胁皇权的事情。

虽说长孙无忌是唐高宗舅舅,还是托孤重臣,但唐太宗一死,长孙无忌就擅杀公主、驸马、诸王,最后更是走向了壅塞言路、翦除皇帝的耳目与亲信的道路。

唐高宗能不怕吗?上次这么玩的还是杨坚。

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压制,靠儿子、靠外戚、靠老婆,但只能压制一时,而不能压制一世,毕竟宰相的权力就在那。

所以武则天掌权后,打算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办法,就是从用人之中着手,简单来说,就是科举。

有人说,科举不是隋朝时期就确立了吗?论功绩,应该算在杨坚头上。

但问题是,在门阀士族余晖依旧强势的隋唐初期,科举,不过是朝廷用人聊胜于无的补充而已。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所录用的进士不过两百人而已,一年十个人,在庞大的朝廷官员系统里,几乎没有什么水花,占据高位的依旧是那些世家姻旧、开国功臣罢了。

到了唐高宗时期,才在武则天的主导下,才打开科举的大门。

不仅增加录取的进士,更确立朝廷任用进士的主流,换句话说,科举真正成为王朝选用人才的方式,始于武则天。

从事后看,科举对于整个历史的影响毋庸置疑。

但当时武则天毫无参照与借鉴,能在冗杂繁琐的线索中一眼看出科举的效用,这眼光,着实毒辣。

毕竟此时的科举,还未能左右整个王朝的生死,尽管开创百年了,但仅仅是用人制度上艳丽的点缀罢了,谁也不知道,科举能担当大梁甚至一举改变朝堂的局势,没人敢赌。

但武则天却坚信科举所带来的作用,坚定不移的选择了科举,不仅主推科举,更是在科举上玩出了花,以至于后世都在沿用,比如殿试、糊名、武举等等。

当然,这些不过是手段罢了,真正毒辣的地方在于用人。

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内史令,和同为宰相的娄师德一起掌握机要。

看似简单的任命,却包含深意。

狄仁杰是明经科及第出身,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时代,明经就是科举鄙视链的最底层。

而娄师德呢?就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进士科第一,也就是状元。

科举鄙视链最底层的和高不可攀的状元同掌机要,很显然,就是武则天故意为之,毕竟明经和进士光一个科举功名的纠结就足以种下难解的恩怨,更别谈日后的精诚合作。

武则天此举就是以是以功名来制衡科举朋党,一个很简单却很有效的挑拨重臣关系的权术。

要知道此时的科举不过是稚嫩的幼苗罢了,远不如后世那么发达,但却在初期就能摸索出科举制的妙用,武则天的确高明。

而在这个基础上,武则天终于摸索出了对付权臣的真正手段,即用科举,来打散大臣之间牢不可破的血缘与姻亲关系,靠门第、科甲与地域的差异来分化重臣们,让他们始终不能走在一起。

你以为分化就够了?不不,武则天又涉及了双核政治的模式。

即通过科举来选拔贤才来主持政务的宰相,而后则命令男宠担任内相,负责监察和制衡外朝,充当自己难以出面的白手套。

这么一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明朝的司礼监玩法。

另一方面,武则天制衡归制衡,但却没有因制衡来破坏朝廷的运转,只要拔擢上来的贤才都能得到充分的权力,让他们放开手脚执行自己的策略。

在这套模式下,武则天时期,皇权与相权达到了一个接近于完美的平衡。

既没有出现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乃至篡权的局面,也没有到了明清时期,宰相权力被剥夺,百官如同家奴一样的局面。

反而让有才的宰相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又没法专权,毕竟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御史弹劾而被贬谪,避免出现昏庸的人执掌朝廷的局面。

所以,即便厌恶武则天且对她有偏见的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武则天有“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的能力。

只是设计再巧妙也需要人来执行不是?

外朝没问题,贤才一个赛一个的冒出来,内朝就不行了,比如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人,基本的警觉都没有,当时张柬之等宰相已经开始影响禁军安插将领的时候,他们却茫然无知,只能被动挨宰。

神龙政变后,江山又回到李唐子孙手上,武则天遗留的制度并没有被摒弃,反而颇为不睦的好大孙唐玄宗手上花开落地。

唐玄宗不喜欢武则天不假,但身为帝王,他敏锐地感觉到,武则天留下的这套制度是多么的巧妙。

外朝上,他先后任命姚崇、宋璟、张说、宇文融、张九龄等为外相,而内朝则以王毛仲、高力士、姜皎、姜晦、源乾曜等协助自己发动政变的亲信来监视外臣。

如此内外配合,终究开创了惶惶的开元盛世。

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并非后世史学家乱说,武则天是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开元盛世的底色的。

那么有人说了,既然这套制度如此效用卓著,为何唐玄宗晚年还搞出了安史之乱?

根子还是出现在唐玄宗身上,这套制度既能缔造盛世也能毁掉盛世,毕竟这套制度非常依赖人才。

武则天的制度是以科举取士内外相制,以保证最大限度发挥贤才的能耐,但让贤才发挥的前提是他得是一个贤才。

这就不得不夸一下武则天了,武则天是真的“明查而善断”,在她手上,外相人才辈出,什么娄师德、狄仁杰、张柬之等等,都是信手拈来。

除此之外,在武周一朝超擢提拔的贤士如姚崇、宋璟、张说、张嘉贞、裴耀卿、薛讷等人,都成为唐玄宗时期的名臣公卿。

换句话,唐玄宗开创盛世的人才,都是奶奶武则天留下的人才。

等武则天留下的人才耗尽之后,唐玄宗就立刻陷入茫然无措乃至怠政的境地中,随着张九龄的去相,懈怠的唐玄宗一意孤行,提拔了李林甫为相,而且开始更改祖宗的制度,即统一了相权。

本来大唐实行的是群相制,在经过武则天的科举取士任相,宰相权力被分割,再无擅权的重臣出现。

而且群相制度下,每一个宰相的背后都代表一个政治群体,唐玄宗厌倦了每次都和各个群体的吵吵闹闹,就扩大的李林甫的权力,更废除了武则天开创的内外相制度,直接将外戚亲信推到朝堂之中,却并不设立监察纠错的内相,相当于视李林甫为自己的皇权代理人。

好在李林甫手腕高超,上台后还能弥补疏漏,等李林甫一死,上来的就是杨国忠这样的货色。

李林甫和杨国忠能够擅权二十余年,在朝廷之上,居然没有一丝的掣肘,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唐玄宗为何前期能开创盛世?就是因为前期的贤相实在太过出色。

只是没有永远的盛世,想要更进一步,自然得改革,而且随着统治的时间越长,各种问题也浮现了出来,对于问题的处理,很显然,唐玄宗交了一个零分的答卷。

这么一看,唐玄宗的表现仅仅是一个守成之主罢了。

等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在巨大的压力下,表现出了他的真正能力,也彻底玩砸了!

先任用昏庸的杨国忠进行防御,丢了洛阳,而后听信监军宦官的谗言,斩杀封常清、高仙芝,以哥舒翰为帅,又急躁的逼迫哥舒翰出兵,最终引爆了所有的问题。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唐玄宗前明后暗的问题!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