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55万例,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事实上,若能及早发现身体的一些异常信号,便能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改善预后。
肠癌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许多患者往往因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小毛病误以为是普通胃肠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张小田教授指出,肠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病变可能在肠道内缓慢生长多年,直到癌细胞扩散或肿瘤体积增大,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

因此,提高公众对肠癌的早期识别能力至关重要。
身体若出现“5多3痛”,别大意!1.频繁便血——颜色暗红或混杂黏液便血是肠癌的典型信号之一,但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约70%的结直肠癌患者曾有便血症状。
区别于痔疮的鲜红色出血,肠癌导致的便血往往呈暗红色,或伴随黏液、脓液,且出血量较少但持续时间较长。

长期排便习惯改变,例如突然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可能提示肠道内有占位病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专家李兆申教授指出,肠癌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使粪便通过受阻,导致排便不规律。
3.大便变细——警惕肠道狭窄如果大便形状变细,甚至呈扁条状,可能说明肠道内有肿物阻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过50%的直肠癌患者在确诊前就已经出现此类症状。
4.体重突然下降——无明显原因消瘦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5%(如一个月内减轻5公斤以上),需警惕消化道恶性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肠癌患者常因食欲下降、营养吸收受限或癌细胞消耗能量而导致体重骤减。
5.腹部胀气增多——不是普通胃肠胀气若长时间胀气不缓解,且伴随其他消化道症状,则应当警惕肠道疾病。

肠癌导致的胀气通常伴随腹痛、排气减少、腹泻等表现,尤其是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时,更容易引起肠道狭窄,导致胀气明显。
6.持续腹痛——部位固定且逐渐加重不同于普通胃痛,肠癌引起的腹痛通常位于下腹部,并且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加重。
研究表明,超过60%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尤其是在饭后或夜间更为明显。
7.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尽的感觉如果总感觉排便不彻底,即使排空仍有坠胀感,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由于肿瘤占位,直肠空间变小,导致排便时肠道受到刺激,产生“未排干净”的假象。
8.乏力与贫血——长期疲惫、面色苍白肠癌患者可能因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研究发现,约4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贫血症状,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更容易引发慢性失血。
预防肠癌,做好这几点1.合理饮食——多吃膳食纤维,少吃加工肉
红肉、加工肉类(如培根、火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应尽量减少摄入。
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肠癌风险。研究发现,夜班工作者的肠癌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0%以上。
因此,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肠癌的“金标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若有家族史或不良生活习惯,可提前筛查。
4.适量运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酸在肠道的累积,从而降低肠癌风险。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

若直系亲属中有肠癌病史,需提高警惕,提前筛查。研究表明,一级亲属患肠癌,个人患病风险增加2-3倍。
因此,家族中有肠癌病史者应提前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
早发现,早治疗,远离肠癌威胁肠癌并非找上门就无力回天,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只要注意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肠癌风险。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肠道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参考文献:
1. 《中华肿瘤杂志》——便血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结直肠癌筛查建议
3.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数据——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报告
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论文——肠癌患者大便形态变化分析
5.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报告——加工肉制品与结直肠癌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