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合同避雷指南:从条款陷阱到风险防控》(2025年3月版)

希汉集团有限公司 2025-03-28 10:07:31

一、FOB/CIF条款差异:你的运费里藏着多少“隐形炸弹”?

1. 权责边界全解析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买方承担运费和风险(适用国内短途运输)。

·陷阱示例:某贸易商因未明确“平舱理舱费”承担方,多支付12万美元。

·CIF(成本+保险+运费):卖方投保最低险别(平安险),买方需追加战争险(如红海航线动荡)。

·数据支撑:2024年因保险覆盖不足导致的货损纠纷占比达37%。

2. 2025年Incoterms新规要点

·电子化交付:提单电子化后,FOB卖方需确保收货人信息实时同步(参考中远海运区块链提单系统)。

·碳排放责任:CIF条款下卖方须披露船舶碳排放强度(欧盟CBAM新规强制要求)。

二、质量争议处理:从“扯皮”到“一击必杀”的证据链构建

1. 四大核心争议点

·热值缩水(全水分超标)、硫分超标、粒度不符、掺矸石/煤泥。

2. 关键防御手段

·采样标准化:坚持“三方共同采样”(买方/卖方/CIQ),保留视频记录(参考GB/T 19494煤炭采样标准)。

·检测机构选择:优先选用CNAS认可实验室(如SGS、CCIC),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干扰。

·容差条款设计:

示例:收到基低位发热量≥5500 kcal/kg,若实测值5400-5500 kcal/kg,按每100 kcal扣减1.5美元/吨;低于5400 kcal/kg可拒收。

3. 司法实践风向

·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判例:买方单方检测报告未被采信,因未约定“以到港检验为准”。

三、不可抗力条款:别让“黑天鹅”击穿你的风控底线

1. 2025年高风险场景

·地缘冲突:俄乌冲突升级导致的波罗的海航线中断(适用“战争除外条款”)。

·极端天气:北极航线冰层异常增厚(参考2024年北极航运保险拒赔案)。

·政策突变:印尼突发煤炭出口禁令(援引GAFTA第19条“政府行为条款”)。

2. 条款设计黄金法则

·明确清单:穷举不可抗力事件(如港口罢工、检疫隔离),避免模糊表述。

·举证责任:要求对方提供官方证明文件(如中国贸促会出具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

·止损义务:约定受影响方须在72小时内通知,并提供替代履约方案。

3. 最新司法解释

·《民法典》第590条补充规定:疫情不再自动适用不可抗力,需证明直接影响合同履行。

四、实战案例库:用血的教训换你的安全屏障

1. 印尼煤热值缩水纠纷

·争议点:装港检测6500 kcal/kg,到港实测5800 kcal/kg。

·败诉原因:合同未约定“以到港检验为准”,且采样视频缺失。

·解决方案:引入装港第三方监控+到港复检差额追溯机制。

2. 澳洲煤关税追溯争议

·陷阱:买方按CIF价报关,被海关追征反倾销税(CIF含海运费,完税价格虚高)。

·风控方案:采用FOB条款+单独申报运费,节省关税成本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