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海,1955年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侯庄村,家境贫苦。1971年,初中还未毕业的张书海虚报年龄应征入伍,被分配到辽宁省某部队警卫连。在部队期间,他表现突出,入了党,还当过代理排长,但提干的机会却最终泡汤。1976年,张书海转业回到老家,担任了侯庄村的民兵营长、教导员。1981年,他成功当选为侯庄村的村委会主任,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2年。
在担任村主任期间,张书海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但也因此卷入了流言蜚语。有人指责他贪污村里的钱,因为他的家经济条件明显好了起来,是村里第一个盖起青砖平房的。面对这些指责,张书海从不解释,只是默默地继续他的工作。然而,1991年,当他竞选副乡长失败时,这些流言再次甚嚣尘上。据说,他之所以落选,是因为竞争对手比他花了更多的钱打点关系。这次失败对张书海打击很大,他开始对金钱产生了执念。
不久后,张书海决定“下海”经商。他辞去了村主任的职务,跑到南方做起了生意。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他听说南方人喜欢麝香,于是便花大价钱购置了一批麝香去南方售卖。但没想到市场早已饱和,零售价比他进价还低,张书海赔了个血本无归。后来他又尝试开了一家照相馆,但同样以失败告终。这些挫折让张书海倍感失落,他的健康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1995年,他被确诊为糖尿病和高血压,这让他更加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紧迫。
在生意失败和健康问题的双重打击下,张书海开始萌生了抢劫的念头。1996年11月27日,他和侄子张小马闯入郑州市中原区万福花园的一户人家,持枪威逼被害人李全国,抢走了人民币1.5万余元和其他财物。这次抢劫虽然金额不大,但却让张书海尝到了甜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通过抢劫来快速致富的念头。
此后,张书海开始着手策划更大的抢劫计划。他先后找到了自己的妹妹张玉萍、儿子张洪超(又名张宏超)、以及张洪超的同学乔红军和张世镜作为同伙。他们共同购买了猎枪和炸药等作案工具,并多次进行预谋和踩点。1997年11月19日,他们持枪闯入了郑州市电信局淮河路收费大厅,抢走了营业款人民币37万余元。这次抢劫行动非常顺利,让他们更加嚣张和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书海等人的抢劫行为越来越猖獗。1999年3月3日,他们再次窜至郑州市交通路建设银行储蓄所实施抢劫。这次他们不仅使用了猎枪和炸药等暴力手段,还猛砸防弹玻璃以进入银行内部。虽然这次抢劫只获得了区区4万块钱,但张书海等人并没有因此而收敛。他们继续寻找新的抢劫目标,并着手策划更大规模的抢劫行动。
2000年12月9日下午4时30分许,张书海等人携带五连发猎枪和炸药来到了郑州市银基商贸城广发银行营业厅。他们持猎枪进入营业厅内,并使用炸药炸开了柜台上的防爆玻璃。随后,他们迅速翻入柜台开始洗劫钱财。营业厅保安正准备打电话报警时被张书海一枪击中头部当场死亡。现场群众吓得四散奔逃,而张书海等人则带着抢来的208万余元现金逃离了现场。
这起震惊全国的抢劫案发生后,公安部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2001年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第2大案。河南警方迅速组成了1400人的专案队伍展开了地毯式、渐进式的侦查行动。经过数月的艰苦侦查和摸排走访,警方终于锁定了张书海等人的犯罪嫌疑。
2001年6月12日,“12.9”专案组民警排查到了张书海位于郑州市二七区绿城花园的住所。虽然第一次上门时未能将其抓获,但警方并未放弃。他们连夜核对指纹等物证信息,并最终确定了张书海等人的犯罪身份。6月13日上午10:30分许,警方在张书海位于平顶山市的儿子出租屋门口将其成功抓获。同时被抓获的还有张玉萍、张洪超、张小马、乔红军和张世镜等犯罪嫌疑人。
在审讯过程中,张书海等人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们交代了自1996年以来先后实施的数起抢劫案的事实和经过。2001年9月14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震惊全国的郑州“12.9”特大系列抢劫银行案进行公开宣判。张书海、张玉萍、张洪超、张小马、乔红军和张世镜等6名主犯被终审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在临刑前,张书海表现出了对家人的深深内疚和悔恨。他告诉女记者自己原本打算用抢来的钱为侯庄村谋福利但最终还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还表示自己最对不起的是两个儿子并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好好做人。然而无论他如何悔恨和忏悔都无法改变他犯下的罪行和给社会带来的伤害。
这是什么年代了,还敢干这个。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