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名州后,夏王窦建德颁行政令,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政绩卓著。窦建德本人布衣素食,生活俭朴,深受人民拥护。
相传,有一年春天,窦建德骑一匹枣红大马,带一名随从马童,到野外打猎。行至菊花庄时,见一老翁在田头耕地,一妇女、一孩童在前面拉犁。老翁满头白发,驼背弓腰,汗流浃背,直喘粗气。窦建德上前询问为何不用牛耕田,老翁说:"家里的牛被官府抢去,儿子也被抓去当兵,至今生死不明,如今只丢下我一家三口人了。说句良心话,要不是夏王到此,老百姓哪能有地可种?"窦建德问:"你可见过夏王?"老翁说:"我没见过,可见过的人不少,都说他身高七尺,剑眉凤眼,虎背熊腰,赛过关公再世,俺们老百姓都托他的福啊。"窦建德详细询问老翁姓名和村中百姓的生活情况,并叫身旁马童,牵过马来,帮老人犁地。战马从未搭过犁套,马童怎么也套不上它。窦建德在一旁忍耐不住,甩掉斗篷,挽起裤腿,亲自套马扶犁,他本是农家出身,犁出的地又深又平。犁完地后,老翁走到窦建德身旁拱手道:"请问尊姓大名,家住哪里,日后好有个图报。"马童一旁答道:"还不快快谢恩,这就是夏王驾到。"老翁一家闻听,一齐跪在地上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敢劳夏王大驾,真是罪该万死!"窦建德急忙将老翁一家扶起,并吩咐马童:"传我的口喻,从今日起,各军营战马,均可借百姓耕田使用。"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洺州大地,百姓都纷纷到附近军营借马耕田。后人为纪念窦建德借马耕田一事,就把菊花庄改名借马庄。

来源:方志永年 厚德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