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产、三菱相继造假后,官宣合并!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集团

清风明月相伴行 2024-12-25 17:56:25

文|莫非的定律

编辑|莫非的定律

前言:

本田、日产、三菱这三个车企在日系车造假风波中,也没能幸免,多多少少都出现过造假的记录,有出现数据造假的,有改质检报告的,被曝出后,都影响到了销量。

现在距离六月份的那波造假风波发生,才过去几个月,这三个车企竟然开始计划着要合并,还说之后会继续保持品牌独立。

那这次合并之后,老百姓们还会买账吗?

官宣合并

车企的合并这种事情,其实在每个国家、每个时段都会发生一两个,这些企业选择合并,要不就是因为经营不下去,寻求出路,要不就是战略合作。

但是本田、日产、三菱这三个日本的老牌企业,每个在国际上的地位都不算低,竟然在这个月的23号,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其中日产和本田已经对外宣布,要在明年的6月份正式确定合并的协议,8月份正式成立新公司,再次用新的公司完成上市。

信息来源:金融界-《本田日产官宣合并,追赶特斯拉比亚迪》

而这个合并之后并不会影响各自的品牌,只是在公司的人员构成上,大多数控股的董事长、以及总裁的席位都掌握在本田的手里。

至于三菱,也会在明年的1月份之前,决定要不要加入这两个车企合并的新公司,但是大多数人都猜测三菱最后还是会选择合并。

要是这三个企业真的合并,按照现在三家的销量情况,或许明年他们那个新公司的销量和营收,很可能会赶上丰田,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集团,他们的经营状况也会进一步缓解。

只不过回想起之前,这三家企业从入驻中国开始,就不断的扎根生长,到达过销量的顶峰,但是现在的他们竟然已经开始通过合并寻求出路。

他们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他们又是因为什么才开始造假的呢?

工匠变“躬匠”

不管是1950年左右那个时候,还是2016年之前,国内很多人只要是想买质量好的汽车,都会选择丰田和本田的老牌子,三菱抗造的名声现在也一直在国内流传着。

这样的名声背后其实是日本长达几十年的努力才达到的,汽车最开始发展的时候,日本车企大多都把重点放在技术研发上面,为了研究技术,本田在1960年那个时候还专门把研发部门独立了出来,每年的投资也不少。

他们的重视很快就在市场上得到了反馈,在日本本地的销量不断的上涨,满足国内的需求之后,还有几种销量很好的汽车开始出口到国外。

最早的一批品牌中,就有本田的中型轿车、日产的第三代公爵和三菱的扶桑卡车,这类汽车靠着性能的出众,慢慢的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国际名声也越来越好。

但是从2017年之后,这样的情况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本田、丰田、三菱、三菱电机等企业都接连的被曝出造假的丑闻。

三菱的造假最早就是在2016年,日本对于造车的流程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但是三菱的汽车厂,为了盈利,直接篡改了油耗数据,日产在18年也出现了一些没有资质的员工擅自篡改质检报告数据的现象。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锐评|起底日本车企集体造假背后的“制造之忧”》

而最近在丰田今年6月份被曝出数据造假后,本田也被曝出了同样的问题,碰撞数据、发动机功率和刹车这几项测试中,本田都出现了造假的行为。

当时甚至还出现过因为安全气囊质量不过关,导致大型交通事故的例子,之后围绕着车企信用的舆论不断地发酵,而这几个领导人都选择了在发布会上鞠躬道歉进行回应。

日系被大家称赞了很久的“工匠精神”也变成了“躬匠精神”,国际上对于日本制造业的信任度也发生了转变。

信息来源:新华网-《质检不合规 日产召回11款车型约15万辆汽车》

造假风波,再加上新能源的冲击,日产、本田、三菱在中国的销量开始出现骤降,降价、打折这种字眼,甚至出现在一些豪车身上。

那这几个车企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为什么非得要省那一点钱呢?是芝麻是西瓜,不是很容易选吗?

深层原因

仔细分析的话,造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成本,之前的日本可以不计成本的发展质量,但是在打开小型车的市场之后,日本企业的重点开始移动到扩张。

为了保持之前的成本,车企只能开始缩减人工,研发和测试这两个方面都是技术人才,成本较高,所以缩减测试人员可能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在安全测试这一块的数据可能出现缺失,加上车企内部的一些贪腐现象,造假就应运而生。

而且他们现在的生意体量很大,想要进一步的营收,就一定会发展市场,这样订单就会越来越多,生产需要的人才就越来越多。

但日本的低出生率对人口的影响,造成了人口老龄化,很多大学生都是毕业之后直接就业,就连一些高龄员工在退休一段时间之后也会被返聘回去,可是问题还是没办法直接解决。

再加上日本的车企和财团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即使是出现了失误或者错误,大多都是一致对外的处罚一下,犯错成本不大,别的车企也大概率不会进行自省。

所以现在看来,这些造假被报道能够产生的效果估计不会很大,至于之后的他们到底会如何,还真的不好说。

未来发展

未来日本的人口问题肯定是需要很长时间来解决,但是时间不等人,现在能够工作的工人迟早一天也会变老,所以这三个车企的人力需求量无法满足的情况未来看也会一直存在。

而且合并之后,本田和日产还想研究新能源车,开发也要人才、测试也要,组装更是缺不了人,这么多人聘请下来估计也要不少的成本。

要是本田和日产的成本控制不好的话,很可能还是会出现数据问题,而且很多人估计也都不会再相信这些出过造假问题的汽车,即使是合并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但是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至于他们之后到底会怎么走、走到哪,还是需要很时间来回答,你说呢?

0 阅读: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