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通车当月就变歪是否是质量有问题?在桥的建设过程当中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新桥出现此类问题到底谁该来负责?
新年刚过,本想着通车的新桥能打通村里连接外面的道路,使村民的生活更加便利。没想到新桥通车当日,就给村民送上了一份“大礼”。
2月14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短视频。视频开头就听到有一位老者在感叹:“偷工减料的,你看到没,架子都还没撤回,桥就一下歪了”。
视频中这座桥位于湖北荆州江陵县普济镇赵家岭村,从视频上可以明显看出,桥面出现了明显的歪斜。而在桥的一侧已经有了挖掘机等机械工具在忙于修整歪斜的桥面。可见,当地相关部门对于问题的处理是十分及时的。
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出,这座桥长约60米左右,是一个双车道混凝土石桥。据网友爆料,这座新桥十分的窄,并且在通车那天晚上就有眼尖的村民发现桥歪了。
一座新修的桥,而且还是村民行走的桥。根本不会出现大量的汽车和过重的运货车。为什么一夜之间桥就歪了呢?
看到这儿,想必大家脑中的想法肯定是那4个字“偷工减料”
对于这次事件,相应部门处理的十分及时。当地水利局并没有否认桥面出现歪斜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还不清楚,负责人表示还会调查。
江陵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行之后就发现问题了,现在是叫的吊车,要把面板给他取开,把基础再重新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可以通行。
对于该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的整改意见小编不能提出质疑,但在视频中接受采访工作人员的语气,却让小编十分愤怒。
在接受采访时,该名工作人员态度十分平淡,好像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
都说百姓无小事,桥出现了歪斜,幸好桥上没有过车和人。如果有车和人经过时,桥面因为歪斜,突然坍塌,这个责任可就大了。真到那时候,他还会用这么平淡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吗?
当下社会任何涉及到老百姓福祉的工程都是不应该偷工减料的,而恰恰有些人就喜欢在这些为老百姓谋福祉的项目当中投机取巧。
在当下农村的建筑行业当中,普遍存在着几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其一,在很多项目完成之时,领导普遍都是剪完彩就算验收合格了,并没有将验收工作落到实处。
其二,农村的基建工程普遍都是由老板承包,然后转手卖给施工队,由施工队来负责建设。由于层层盘剥,真正用到项目建设上的资金少之又少。
其三,由于大部分村民根本不懂得相应的技术问题,这也让施工方有空可钻。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视频后,纷纷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有网友吐槽最高层给的建桥资金一个小目标。然而到最底层包工头手里就800W,你说这个桥能结实吗?
更有网友一下把话说到了点子上,这位网友表示:层层外包,能没问题吗?
更有一些网友提出了更为专业的疑虑。这位网友提出基础到底有没有按设计标准施工设计合不合规?监理施工具体是否执行设计标准的?新增工程费用谁出?
虽然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民生大计关系到老百姓切身的福祉,这是一分一毫都不能马虎的。如果每次都等出了事再去问责整改,那还来得及吗?
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