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场政治内斗,为了争夺权力各大藩王互相倾轧,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趁机内迁中原,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与西晋敌对,整个中国北方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史称“五胡乱华”。由于西晋此时内忧外患,同时对地方的统治力削弱,其他地方也纷纷建立了割据政权,历史上曾出现了多达16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其中割据西域的前凉是十六国中存在时间最久的政权,长达76年,并且庇护了中原地区超百万汉人流民。前凉的奠基者是西晋时期的张轨。
公元301年张轨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河西地区。初来此地并不安稳,经常爆发一些小规模动乱,但都被张轨给稳定了下来。“八王之乱”爆发后,西晋自顾不暇,各地又都爆发了战乱,百姓被迫流离失所,这些汉人流民走到哪里被驱赶到哪里,都不敢接收,当时张轨设立避难所,接纳了这些流亡的难民,积极开发河西走廊,恢复生产秩序。在乱世中成为中原汉人的一个庇护所。
当时整个中国北方天下大乱,各地割据政权都与西晋单独开来,不再往来于西晋王室,只有张轨依然坚持尽忠于晋室,不仅坚持每年朝贡,而且在西晋王室危急的情况下派兵支援。
前赵将领王弥曾起兵攻打晋王室,晋兵不能抵御,一度被攻入许昌城中。张轨得知后派督护北宫纯前往保卫京城洛阳,王弥一路猛进来到洛阳时,被北宫纯临时拉拢的一百多勇士打的大败。不久后二人又在七里涧交战,再次击败王弥,解了晋王室危机。为了嘉奖张轨,晋怀帝封他为西平郡公,但是张轨推辞不肯接受。
但晋王室已经无法止住败亡的颓势,不久后京城陷落,晋怀帝也被人毒杀,西晋已经名存实亡。而深受战火荼毒的中州百姓只能前往凉州地区躲避战乱,城中流亡的百姓络绎不绝,为了安置这些难民,张轨还特意分出一个武兴郡提供给难民居住。
张轨占据凉州地区,如果要割据一方晋王室是完全管不了的,但是张轨却选择了效忠晋王室,直到去世的时候还告诉子孙要忠于朝廷。后来的子孙也是这样子照做的,当时西晋已经灭亡但还是坚持用西晋建兴的年号,直到曾孙张祚时正式称帝,改年号为和平,追封张轨为武王,前凉也就从张轨担任凉州刺史开始起,一共历经5世九主,共76年,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