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握关键矿产资源,谁就掌控了未来大国博弈的主动权。
为提高战略性原材料产能,加强欧洲原材料价值链,使供应来源多样化。3月25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首批47个促进欧盟关键原材料开采的战略项目,选定的项目专注于关键的金属和矿物,如铝、硼、铜、钴、石墨、锂、镍和稀土的开发、提取和回收。涵盖13个欧盟成员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爱沙尼亚,捷克,希腊,瑞典,芬兰,葡萄牙,波兰和罗马尼亚。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愈发复杂,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菲斯飞速发展,一些稀有、稀散和稀土元素为主体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已成为各国博弈的新“战场”。
今年2月底,刚果(金)颁布暂停钴出口法令,以“更好地控制”全球市场上的钴供应和价格。全球第一大镍出口国印尼政府也正在考虑提高镍及其他多种矿产品的权利金税率,以进一步充实国家财政。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这边的目光就没有从关键矿产上离开过。从“不排除使用经济或武力手段夺取格陵兰岛”,到“提出与乌克兰签署有关稀土矿产和自然资源的协议”,再到“考虑与冲突不断的刚果(金)达成矿产协议”,以及跟乌克兰签署矿产合作开采协议,无不都展现了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对于关键矿产的渴望。

目前,中国也正加速对钴、铜、镍和锂等关键工业金属的国家战略储备。据3月23日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悄然启动价格询价和竞标程序,国家发改委亦在3月初提交给全国人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完成全年战略物资储备任务”。
欧盟自2011年起开始发布关键矿产清单,每3年发布一次,并根据每种关键矿产的战略地位、供应形势、供应风险指数、经济指数重要性来进行调整,目前已经从2011年14种增长到2023年的34种。此次,欧盟确定首批促进关键原材料开采的战略项目,预示着欧盟本土矿产开发,要提速了。

据了解,清单中包括了葡萄牙的Barroso锂矿和罗马尼亚的Rovina金铜项目等,均是长期以来一直因环保原因而遭到反对的项目。
Barroso项目位于葡萄牙北部,据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拥有符合JORC标准的资源量达2800万吨,品位为1.05%的氧化锂。2023年进行的一项范围界定研究预测,该矿山的寿命可达14年,预计共生产260万吨5.5%Li2O级锂辉石精矿。若按平均年精矿产量19.1万吨计算,该项目每年将能够生产2.6万吨碳酸锂当量。当地行政长官担心锂矿开采会破坏生态,影响畜牧业和蜂蜜产业,且生态影响不可逆,项目遭到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的反对。
Rovina金铜项目是欧洲太阳矿业公司(Euro Sun Mining)旗下的重要项目,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的罗维纳山谷,项目测量和指示的资源量为4.06亿吨,每吨含0.55克黄金和0.16%铜,共含有720万盎司黄金和14亿磅铜,是欧洲最大的未开发铜金项目之一。
当然,在欧洲开发矿产资源也并非易事,相比中国等国家的成熟产业链,欧洲的矿产开采和加工费用较高,难以在价格上形成竞争优势。欧洲环保标准严格,新矿山的审批过程漫长,环保组织的抗议也常使开发计划受阻。除此之外,在稀土的提纯和加工等关键技术领域,欧盟的技术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欧盟降低对外部关键矿产的依赖,提升战略自主权之路,还有很长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