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来,青岛的主城区曾进行过4次调整,最终在2023年3月份最终划定(见下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645bfee0a8ec43b605080d4ba1c823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8305e1efff626d2b95185c3668a2d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ebab701cbca896af65f6171694d5a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a7a2baa4abd1bafe34f316e1a0ca05.jpg)
这个不断优化的调整过程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西海岸东主西副,半入主城半为副。东部的黄岛纳入主城区,西部的胶南划为副城区。
这是啥原因?里面的底层逻辑是啥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131e4ae6c1d2cf6cf04f4df93249cb.jpg)
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种东西部发展的"割裂"现象,本质上是城市发展规律、地理空间特征和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地理空间:禀赋有明显差异
东部(原黄岛)与主城区隔胶州湾相望,直线距离仅2.8公里,融合性强,通过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实现15分钟通勤,天然具备同城化条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83621e78a720130129e368e0a6795a.jpg)
而西部(原胶南)距主城区40公里以上,中间横亘小珠山生态屏障,空间阻隔效应明显。地理学中的"距离衰减定律"在此体现":距离为王,就近原则,近强远弱,辐力渐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5e81e9685f6b39631c21190505ed3d.jpg)
二、产业演进:路径分野明显!
原黄岛自1984年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港口+石化+家电"的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GDP达2800亿元,占新区总量的65%。
相较之下,原胶南2012年撤市设区时,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3:38,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能级的代际差异导致要素集聚呈现"马太效应",近五年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是西部的1.7倍。就产业分布来说,目前仍呈现着"东强西弱"的态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8ccdba5f93ab2b5dec3dfe382abbc6.jpg)
三、基础设施:有梯度落差!
东部已建成12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路网密度达8.5公里/平方公里,医疗教育资源密度是西部的3.2倍。而西部仍有42%的行政村未通城市公交,三甲医院仅1所。这种基础设施的"累积因果循环"使得东部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强度(9.8亿元)达到西部的4.3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cd45d73b81e81f04727d47c7ea19d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76def184b7220bd3ad6b8ad8112cdd.jpg)
四、政策实施:时序选择有先后
国家级新区采取"核心区-拓展区"的圈层开发模式。东部作为政策首发区,享受前海自贸区、保税港区等12个国家级平台政策叠加,而西部直到2020年才获批海洋经济示范区。这种政策投放的"时间差"造成要素配置的阶段性失衡,东部实际利用外资额占新区总量的78%。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9ebdc01676444771911de60936deb8.jpg)
五、土地开发机制制约
东部建设用地占比已达国际警戒线35%,但西部受耕地红线(占新区总量58%)和生态控制线(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限制,可开发空间仅占总面积的22%。土地指标的行政性约束与市场需求的空间错配,导致东西部地均GDP差距扩大至5:1。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31f8192d6550cc09443c9b161fea6f.jpg)
六、市场力量的自组织效应
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东部商品房去化周期仅8个月,而西部则要长很多。开发商在东部拿地溢价率平均达49%,是西部的3倍。这种市场选择的"用脚投票",使得近三年东部人口净流入21万,西部仅增长3.8万,加剧了发展动能的分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34ac4dd683ff563fed3994bdc3e752.jpg)
发展趋势研判:但是,随着青盐铁路、地铁6号线西延等交通动脉建设,西部正形成"先进制造+临港物流"的新增长极。董家口港区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5%,中德生态园等载体加速产能西移。预计到2030年,西部GDP占比将从目前的32%提升至45%,呈现"以东带西、梯度均衡"的新格局。这种看似"割裂"的状态,实则是超大城市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符合"核心-边缘"理论的空间演进规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64b3e45dc54817aef30d68920c0fa1.jpg)
西海岸的东部划入主城区,是对一个区域发展完善程度的综合认定,这一点是无疑的。但是,从面向未来的眼光来打量,西部(原胶南)因其质优量大的资源禀赋,却因其暂时的不饱和不充分、因而注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早一点还是晚一点纳入主城区都是无所谓的了,毕竟西部的发展、终会很快达到主城区的水准和程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13fc2d182e4e2b23a3ad68b3359c60.jpg)
西海岸GDP已占整个青岛的1/3,也就是说西海岸的GDP是除外西海岸的青岛的1/2。这意味着啥?这意味着:十年以前喊出的那句“再造一个新青岛”也不是不可能。
不管可能不可能,西海岸要发展,甚至青岛要发展,必须拉上胶南才可能行。因为胶南有巨量的土地空间和最优质的山海资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4581cbfd228362fb13e9b375e4ca1d.jpg)
(图片信息来自网络。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并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