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哥带你读原著,一起来看由陆川导演,秦昊,韩庚,钟楚曦,史彭元等主演的热播电视剧《借命而生》第三回。
看原著,更深入。

从《借命而生》的原著看来,我们可以得知:徐文国的身世真的很惨。
徐文国爸爸是六机厂的一名维修工,还是积极分子,自学各类名人名著。不过他的文化不高,遇到不懂的,就会去问姚斌彬的姥爷(老工程师)。
经过学习,徐文国爸爸有了“觉悟”,在那个特殊年代,上头提倡什么,他就全身心投入。

可是等到“激情燃烧的岁月”结束之后,徐文国爸爸就成了被处理和写检讨的对象。
对此,徐文国爸爸想不通,越想越心痛,进而陷入了周而复始的自我怀疑之中。终于有一天,有人发现他将自己吊在了车间的钢梁上。
“畏罪自杀”的徐文国走后不久,他的老婆也因意外去世了。

也就是说:徐文国不到十岁的时候,他就成了父母双亡,没人管的野孩子。
那时的徐文国不上学,光打架,没饭吃时就去食堂讨,需要用钱就去工地捡边角料去卖。时间一久,就成了厂里的祸害,于是有人提出要将徐文国送去“工读”。
这时,恰好姚斌彬的妈妈崔丽珍离婚后,带着姚斌彬搬回了六机厂,看着徐文国可怜,就将其收养了。

崔丽珍为了徐文国未来的生计着想,先找厂领导落实了抚养费,然后将野惯了的徐文国强行押到学校读书。
徐文国一直念到技校毕业后,崔丽珍又出面让厂里落实政策,进而让徐文国接了其爸的班,成为了厂里的正式工人,在维修班工作。
姚斌彬比徐文国小两岁,考大学差几分落榜后,就顶班进厂,被分到了铸件车间。

这样日子久了,厂里人都将徐文国和崔丽珍姚斌彬母子当成了一家人。
由于崔丽珍的病需要花钱,而厂里效益不好,不能及时报销医疗费。徐文国和姚斌彬下班后,就在他们的秘密基地(厂里一间废弃平房),刻苦钻研机械技术,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不分昼夜。
不久后,他们功力大成,就利用其技术,频繁用公家的器械和原材料在外面干私活儿,挣快钱,还因此受到过厂里的处分。

在原著中,徐文国和姚斌彬并没有摊上什么命案,他们是因为盗窃罪被逮捕的。
徐文国和姚斌彬盗窃的东西在当年很值钱,是一台进口“皇冠”汽车的发动机。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台发动机的价值超过20000,算是盗窃金额十分巨大。
可他们为什么会去盗窃汽车的发动机,而不是更方便且值钱,还容易变现的车灯或者音响呢?
原因还在于他们是有远大抱负,且有理想的青年。他们拆车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研究。

姚斌彬和徐文国不想活成他们父辈的模样,为此他们在前两年就开始研究汽车了。厂里的那几辆解放大卡都已经被他们拆装了好几遍。
这种事情越干越上瘾,当时厂里新来了一辆皇冠车,于是乎脑袋发热的他们,就对那辆车下手了。
不幸的是:还没有等他们研究明白,将发动机装回去,就被厂里保卫科发现了。

姚斌彬右手大拇指的粉碎性骨折就是那个时候造成的:保卫科的人冲进来,场面一乱,不知是谁碰到了一个挂起来的铁坨子,正好砸到姚斌彬的手上。
本来徐文国还在向保卫科的人求饶,请求私了。但随着姚斌彬受伤吃痛,徐文国就像疯了一样,拿起扳手,就将保卫科副科长的脑袋开了瓢。
这样一来,场面就无法挽回,只能公事公办了。

徐文国和姚斌彬被关进看守所等待审判的时候,遇到了“好人管教”杜湘东。
当时杜湘东与女朋友刘芬芳因为婚后住房的事闹矛盾,心情不好,见到呜呜哭的姚斌彬,心态一下子失控,顺手就打了姚斌彬一耳光。这是杜湘东当管教三年以来,第一次打犯人。
徐文国见到杜湘东对姚斌彬动手,即便是在看守所,他都想要保护姚斌彬,揍管教杜湘东。

稍微了解看守所潜规则的都知道,一般新的犯人初来乍到,都会受到“老炮儿”犯人的欺负,而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姚斌彬,就更不会例外了。
只不过这次姚斌彬所在监舍的老大郑三闯,阴沟里翻船了。因为姚斌彬确实好欺负,但他忽略了姚斌彬还有一个可以为他不要命的大哥徐文国。
徐文国表现出来的狠劲让郑三闯十分服气,下令以后谁都不能再欺负姚斌彬,这在杜湘东所在的看守所,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那么问题来了:徐文国为什么会对姚斌彬如此之好呢?
除了徐文国要报答姚斌彬妈妈崔丽珍的养育之恩,还有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呢?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歪了,以为徐文国和姚斌彬是那种特殊的兄弟关系。其实不然,徐文国和姚斌彬都是正常的男人。
特别是徐文国,厂里的人都知道他曾经谈过一个女朋友,是厂里的厂花。

原著中并没有具体讲出这个厂花的名字,只说这个厂花很精明,知道工人没前途,找徐文国就是寻一个乐子。
后来厂花遇到了工业局的一个干部子弟,转头就把徐文国甩了。没过几天,厂花就与干部子弟结了婚,婚后就调去机关坐办公室了。
由此看来,厂花真是做了她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否则她的一生都会随着徐文国的犯罪被拖累。

在看守所,每个犯人都要参加劳动,为所里创收。
徐文国和姚斌彬因为是从工厂里出来的,就被安排在车床制作象棋子。
因为经费有限,为了节约成本,所里用的是外面工厂淘汰下来的超龄机床,经常趴窝。找外面的师傅来修,说这种机器连配件都找不到,只能报废,对此所长都头痛不已。

姚斌彬和徐文国是这方面的行家,一看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杜湘东也没有拒绝他们。
不得不说,他们俩是有真技术的,而且脑袋活络。要换件,没有零件,就从以前报废的机床上找。不匹配也没关系,在机床上加工一下就能用。
就这样,经过徐文国和姚斌彬的一通鼓捣,还真就将机床修好了。

杜湘东很高兴,要奖励徐文国和姚斌彬,请他们吃肉。徐文国虽然很想吃肉,但他吃了几口就停下了。
杜湘东以为徐文国是想为自己提一个要求,结果徐文国说出口的是:希望能帮姚斌彬找一个医生,看手。
杜湘东被徐文国和姚斌彬的兄弟情感动了,请来了他以前警校的同学(法医)。法医看了姚斌彬受伤的手后,悄悄告诉杜湘东:由于失去了最佳的救治机会,右手的功能基本废了大半,已经没法治了。

杜湘东没有将这么残酷的结果告诉姚斌彬,就骗姚斌彬问题不大,养养就好了。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姚斌彬在隔壁已经听得一清二楚,这也为姚斌彬想要越狱埋下了伏笔。
不久后,姚斌彬和徐文国就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守所要交货,因为没有车送,就联系外面的厂派车来取货,不过需要将货物搬到看守所的警戒线外面。

徐文国和姚斌彬因为此前表现很好,就被指定为最后一组,也就是离大门最近的位置。
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越狱,毕竟他们又没有犯死罪。结果徐文国和姚斌彬真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姚斌彬还在逃走时,拿走了管教老吴的配枪。
杜湘东在追击时,在面对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时,选择了向“枪”的方向。

就这样,姚斌彬被杜湘东抓住了,而徐文国成功逃走了。
杜湘东回来时被当成了追击持枪罪犯的孤胆英雄,受到了热烈欢迎,还因此让本来要与之分手的女朋友刘芬芳回心转意,要嫁给他当老婆。
但就事实情况来讲:杜湘东的追捕过程一点儿都不惊险,因为姚斌彬没有一点儿反抗,这让杜湘东都感到非常奇怪。

事后,在姚斌彬被执行死刑之前,杜湘东终于想明白了:姚斌彬之所以抢枪,就是为了让追捕的人都来追他,进而给徐文国争取更多的时间逃跑。
自从姚斌彬得知自己的手废了之后,就不想活了。他下定决心:要用牺牲自己的代价,换得徐文国的自由。
这里姚斌彬的行为,就相当于点了《借命而生》的主题:姚斌彬将自己的命借给徐文国,让徐文国替他好好活着。

前面已经讲过了:原著中的徐文国身上并没有命案,所以负责这个案件的刑警对其的追捕,并没有多么的紧迫。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更多大案要案的出现,徐文国的案子也渐渐被束之高阁了。
不知道这对于徐文国是幸运,还是不幸?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有且仅有一个警察,对于追捕徐文国一直念念不忘。

这个人就是看守所的管教杜湘东。
用一句不那么合适的话来评价杜湘东的这个行为,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自从姚斌彬被枪决之后,杜湘东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姚斌彬妈妈崔丽珍的任务。短则两三天,多则半个月,杜湘东就要去看望一下崔丽珍,顺便做一些事情。
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徐文国越狱后的第六年,杜湘东终于抓到了徐文国的线索。

徐文国借用一个叫“刘春栗”的人,给崔丽珍汇款,一次是3000元。
杜湘东给刑警同学打电话讲了剧情情况,刑警同学很忙不能亲自去抓捕,不过给杜湘东介绍了一个很好的当地警察老徐,外号“大虾米”。
杜湘东跟着汇款单的线索,向单位请假之后,孤身一人来到山西某县,与大虾米汇合了。

在大虾米的帮助下,杜湘东来到了一个偏远的私人煤矿,并且在这里,他真就看到了挖煤的矿工徐文国(化名:姚文林)。
杜湘东对着徐文国喊了一声“姚斌彬”,见徐文国有了反应,就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立即去追铺徐文国。
令杜湘东出乎意料的是:徐文国没有往外面跑,反而是进入了矿洞,这不是钻死胡同,自投罗网吗?

杜湘东没有来得及多想,下意识地跟着徐文国追进了矿洞,这时矿洞突然一声巨响,塌方了。要不是大虾米在关键时刻将杜湘东拉出来,杜湘东也会如徐文国一样,被困到洞里。
随后,煤矿的副矿长带着几个没有老婆没有孩子的年轻矿工进洞救人,结果遭遇了再次塌方。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被困的33名矿工凶多吉少时,奇迹发生了:被困矿工全部从原来的废弃老矿井里逃了出来,没有死一个人(刘秋谷一人重伤)。

等到杜湘东赶到位于山腰的老矿洞时,徐文国早就不知去向了。
事后,杜湘东追问幸存矿工,这才得知:他们都是被徐文国救的。没有徐文国,他们一定活不了。
由此可见当时徐文国在被杜湘东追捕时,跑进矿洞并不是慌不择路,而是早就规划好了的。
徐文国了解到新矿洞是可以连通老矿洞的。跑进新矿洞看似是死路,但只要打通去老矿洞的路,就能出其不意地从老矿洞逃出去。

至于徐文国恰好救了32名矿工这件事,并不在他的计划之中,只能说:这些人的命好。
说起来,徐文国是半年前来到的这座矿山,站稳脚跟的过程,与他在看守所时差不多,都是因为机器坏了,专业技术员都没有办法,结果徐文国一出手就鼓捣好了。
煤矿的老大听说后,要调徐文国去干维修,这样不用下井挣钱还多,但却被徐文国拒绝了。

空闲时间,徐文国喜欢看书,除了工业原理,机械维修,就是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
久而久之,徐文国在这个煤矿的工人之中就有了威信,特别是刘春栗和刘秋谷两兄弟,更是磕头认徐文国当老大。
两个月前,刘春栗在矿难中去世,就死在徐文国身边不到两米的地方。之后,徐文国带着刘秋谷跟矿上谈赔偿,要到了5万。这次重伤的刘秋谷能活着出来,全靠徐文国。
在所有人都放弃刘秋谷时,是徐文国一步步将刘秋谷背了出来。

徐文国从山西矿山逃走之后,一路南下广东,其间用了许多化名,在各种各样的民营工厂做过工,都是混日子,没有什么好机会。
直到徐文国跳槽到了汽修行业之后,他的人生才算是苦尽甘来了。
由于他本来就对汽修很在行,所以一入行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本领。再加之他胆子大,什么车都敢尝试着修,而且能修好,逐渐在汕头的汽修行业有了名气,乃至于有深圳,广州的人专门请他去维修一些走私的豪车。

有老板看上徐文国的技术,想要替他出资,让他单干。但徐文国是逃犯的身份,让他不可能答应,直到他再次见到了拖着一条腿,来沿海地区讨生活的刘秋谷。
上次矿难死里逃生的刘秋谷,为了保命截了一只腿。原本他想着用哥哥的抚恤金做些小生意,结果被人全骗走了。
说来也巧,刘秋谷是在街上当乞丐时,碰到的徐文国。

徐文国有了刘秋谷这个自己人之后,就提议与刘秋谷合伙做生意:本钱他出,由刘秋谷出面当法人。对于刘秋谷来说,徐文国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无条件服从,毕竟他这条命都是徐文国救的。
之后,徐文国终于有了施展自己经商才能的机会。
徐文国没有去做竞争激烈的家用车市场,而是盯上了市场爆发的物流业。

物流要用大卡车,但大卡车很容易坏,而且坏在厂家售后没有辐射到的路上,厂家也不能及时派人修,往往一耽搁就是几天。
徐文国抓住这类客户的痛点,他不租门面,用自己不多的启动资金去招工人,租面包车,很快就拉起了一支流动的维修队伍。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能迅速赶到,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拖到修理厂,还能挣一笔介绍费。
这个商业运作模式一开始就成功了,还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进而让好多此前认识徐文国的老板争相投资。

徐文国获得投资之后,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发展加盟维修站点,还和大卡车的厂家谈专修授权。
就这样,徐文国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公司的规模做到了广东全境,一跃成为了一家有上百人汽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抛头露面的是刘秋谷)。
徐文国有了钱之后,就不想当逃犯了。在律师的建议下,他决定再干一件大事:去自首,将自己的身份洗白。

时间到了2001年春。
从1989年徐文国逃亡算起,12年后,杜湘东终于在看守所大门口,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徐文国正面了(上次在矿山杜湘东只看到了徐文国的背影)。
徐文国被关进看守所后,新所长知道杜湘东与徐文国有过节,将杜湘东调离了管教位置,不让杜湘东单独见徐文国。

气得不行的杜湘东无处发泄情绪,就私下扣留了外面送来给徐文国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徐文国现在有非常严重的哮喘,应该是当年在矿山工作时,染上了尘肺病导致的。
徐文国在里面没有定期收到东西,就知道一定是杜湘东干的。
他的律师让徐文国举报杜湘东,徐文国没有答应:因为杜湘东是好人,这么多年帮着照顾崔丽珍,是他徐文国的恩人。

时过境迁,徐文国当年犯的重罪,到了现在已经不算什么大罪了,而且徐文国是自首,在逃期间还有立功表现(救了32名矿工)。
一审时,徐文国被判了五年。立功表现法庭没有采纳,徐文国不服气,发起了上诉。
这时徐文国的律师找到了杜湘东,希望杜湘东出面证明徐文国在矿山救了32名矿工这件事。杜湘东答应了,即便不情愿,但这毕竟是事实。

与此同时,徐文国还利用新闻媒体来关注他这个具有时代烙印的盗窃案,发掘了他的成功史,有一个知名媒体还进到看守所对徐文国进行了专访。
节目播出后,人们对徐文国的判决分为了两派。
其一是:公平至上,徐文国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其二是:人才优先,徐文国这样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网开一面。

徐文国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因为事情越闹得大,法院在量刑时,就会更可能采用折中方案。再加上有杜湘东这个警察出的证明,最后二审下来,徐文国被判了3年。
对于这个结果,徐文国认可了,也达到了他的预期。
就这样,随着徐文国进入监狱服刑,这个影响了杜湘东一生的案件总算是在法律上尘埃落定了。

徐文国坐牢期间,在他的授意下,刘秋谷到六机厂的宿舍区,要将姚斌彬的妈妈崔丽珍接到顶级养老院去居住,让苦了一辈子的崔丽珍接受最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这个时候的崔丽珍已经老年痴呆,不愿意跟刘秋谷走,还是杜湘东出面,才答应了。
后来,崔丽珍就是在这家豪华养老院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徐文国入狱不到一年,就申请保外就医了,理由就是严重的哮喘,这并不是作假,而是事实。
徐文国这么快就能出监狱,让杜湘东很生气。杜湘东就想通过他的警校同学们去挖掘徐文国其他的犯罪证据,将徐文国再逮进去坐牢。
结果通过现在已经是刑警支队支队长的张向阳调查,徐文国并没有很明显的经济问题。

杜湘东的倔脾气来了,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既然刑警靠不上,那就靠自己。
从徐文国出监狱那天开始,杜湘东就翘班,亲自监控徐文国。为此杜湘东买了一辆三蹦子,守在徐文国所在小院的门口,从天亮到天黑。
说起来又好笑又心酸:杜湘东风里来雨里去地在监控徐文国时,徐文国也在屋里通过监控看着杜湘东。

杜湘东的老婆刘芬芳因为大出血住院,进入ICU抢救。徐文国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还让刘秋谷去医院帮着交了20万的治疗费用。
徐文国做的这件好事,杜湘东在出院时才知道的。
当时杜湘东还想着向医院申请缓交,他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医院一直没有催他交费呢?由此可见,杜湘东的生活能力是很差劲的。

有能力的人就是不一样!徐文国从入狱到出狱,他身份的转变非但没有让公司那些股东撤股,反而纷纷出力,帮徐文国疏通门路。
徐文国也没有令他们失望,很快就发掘了一条更赚钱的生意。
徐文国买下了几项有关卡车刹车的专利技术,准备与六机厂合资,建立卡车刹车片从制造,到销售,改装,维修的全产业链。

至于为什么选择六机厂,这当然是有徐文国本人的情结在里面。
徐文国的合资方案很快就被六机厂的领导通过了,因为徐文国没有放弃那些老工人,相反他还视这些老工人为财富,经过培训后重新上岗。
老工人上手很快,徐文国工厂的产品由于技术先进,一投入市场就打开了销路,前景一片光明。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京城要重新开发郊县,要建开发区,六机厂片区,甚至杜湘东所在的看守所,都被列入了拆迁改造范围。
刚开始,徐文国以为自己这片地是被一个私募基金盯上了,后来又听说有外资背景,再后来才发现是某领导的一个亲戚在从中作梗。
对方当然不是想要真开发,只是想利用六机厂的国资背景再加上这块地皮,打包上市挣快钱。

徐文国不同意,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况且六机厂的领导很快就被资本方搞定了,提出要跟徐文国解约。这还没完,资本方还聘请徐文国原来的那个律师,去揭徐文国的老底,要将徐文国彻底打趴下。
徐文国这边也发了狠,带着工人们去机关请愿。
事情闹大了之后,徐文国最后虽然没有了事业,但却得到了一笔天文数字的赔偿金,而且厂子上市之后还能享受分红。

从亡命天涯的通缉犯,仅仅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洗白自己,还成为了亿万富翁,徐文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此时的徐文国非但不高兴,还对生命丧失了兴趣。
心灰意冷的徐文国来到看守所,将这笔赔偿金偷偷塞给了杜湘东,然后就准备回到六机厂,在那辆皇冠车里(当年导致他和姚斌彬入狱那辆车),结束自己的生命。

幸好杜湘东及时发现,将徐文国救了出来。
这时杜湘东才对徐文国告知了姚斌彬被枪决的真相:姚斌彬将他的命借给了徐文国,徐文国就必须好好活着,连死都不配。
徐文国听后,放声大哭,就像孩子一样。

宇哥带你读原著,感谢你阅读《借命而生》解析第三回。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下回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