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悬疑要是没有点大案,根本看不下去。
要说刑侦破案这块,感觉最经典的当属蜘蛛的《十宗罪》,六部书作中,恐怖的案情藉由文字跃于纸上,看得人浑身冒冷汗。
但书毕竟需要依靠人的想象力,人作为视觉动物,是十分需要视觉冲击的。
尽管书作《十宗罪》也翻拍成了电视剧,但尺度确实相较原著小了很多,原著党表示抗议。
难道国产刑侦就不配有春天?稍安勿躁!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部剧《我是刑警》,融合了建国以来15个真实重大案件,堪称刑侦档案!一起来看看这部剧。
故事始于一场震惊全国的案件。1995年除夕前夜,一群歹徒闯入了西山矿区,残忍地杀害了11人,其中包括一名8岁的儿童,手段之残忍令人咂舌。
这起案件被命名为“128鹤岗抢劫案”。谁能想到,前几年因为房价出圈的鹤岗,号称年轻人逃离都市的天堂,竟然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当时,案发现场一片狼藉,暴力化和职业化程度极高,所有证据几乎被大火焚毁,唯一幸存的警警也只记得带头的是一名女性罪犯。
证据不足导致案件侦破陷入了僵局,但刑警们并未就此放弃。
刑警们当即对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发现了一顶被遗弃在角落尚未焚毁的假发,凭借多年在一线的经验,刑警们判断,罪犯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且极有可能是本地人作案。
案件的突破口在现场的11具无人认领的尸体上,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发现,尸体头部似乎有警用54手枪的弹痕。
这一发现证明歹徒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不惜借用猎枪的痕迹来做伪装,并且通过焚毁尸体还破坏现场证据。
刑警们通过一系列缜密的推理和摸排,最终锁定了嫌疑人。
与许多刑侦剧不同,《我是刑警》并未刻意塑造一个“神探”般的主角形象,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展现了刑警的真实面貌。
没有“金手指”,也没有高智商主角光环,刑警们只能依靠大量警力一步一步朝着真相前行,不断试错。
有时刑警们也会在侦破的路上方向走偏,要知道侦破凶案本身并非易事,且90年代刑侦技术落后,案件的侦破全部靠刑警们一点一点搜寻证据、关联证据,找到嫌犯。
在剧中,省公安厅副厅长谢道新(郑晓宁饰)虽然不张扬,但在关键时刻总能给警队正确的指示。
刑警队长胡兵看似老油条,关键时刻却展现出了身为老刑警的经验与智慧。年轻刑警秦川则在一次次案件中不断成长,最终长成稳重成熟、经验老到的刑警。
这部剧可贵的是,并没有回避掉罪犯身后的社会与伦理困境。剧中主犯宋小军曾在落网时说,有了钱就能给媳妇买大戒指,孩子也不用住姥姥家,老丈人丈母娘能高看他一眼。
一个普通人在贫困与尊严中挣扎,最终选择了犯罪,究竟是什么致使他走向这条不归路呢?
宋小军的妻子白玲(马苏饰)在审讯时先是隐瞒,最后才坦白,背后更是对家庭的无奈与绝望,这些普通人因为欲望走上了伤害他人的道路,这条不归路上注定没有赢家。
《我是刑警》这部剧的时间跨度长达40多年,从90年代至今,囊括了多个具有时代印记的经典案例。
观众们能在这部剧里看到刑侦技术的进步,更见证了刑侦事业在法理与制度上的不断完善。
《我是刑警》靠着细腻、真实的笔触,还原了刑侦工作最真实的模样,实在是国产刑侦剧中少有的尊重艺术、倾注匠心,用真实来打动观众的剧!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如追一追这部《我是刑警》吧,在这里不仅有侦破案情的紧张与刺激,更有人情冷暖,看完也会对正邪善恶有更深的理解。
这部刑侦悬疑佳作《我是刑警》安利给各位悬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