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毛主席因某事对田家英说:今后我若不找你,你就别再来见我了

杨艳丽 2023-05-25 02:12:50

1966年3月,毛主席因某事对田家英说了一句:“今后我若不找你,你就别再来见我了。”

这句话对田家英的打击非常大,让他生出离开中南海的心思,试图请求上级,将他调任到中央档案馆,研究党史,又或下放至某个基层,去探索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但遗憾的是,毛主席并未同意。

同年6月某日,下班归来的田家英明显情绪不对,可他的亲属没有察觉异样。那个晚上,田家英彻夜未眠,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想了什么。

次日中午,人们猛然意识到,好像一整个早上都没见到田家英,他没有来报到,也没来吃饭。秘书室惊觉不对劲,急忙派大量人员四处询问田家英的下落,最后得出结论:田家英去向不明,当日无人见过他。

就在所有人不知所措之际,陈义国赶回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线索:永福堂门窗紧闭,似乎内里有人。陈秉忱听罢,来不及歇口气,便带人匆忙赶去。

等到他们破窗进入其中,一眼就看到房梁上的田家英。陈秉忱吓了一跳,迅速将田家英解下,放平在地面,然后用对口吹气的方法紧急抢救田家英,但结果并不明显。

经一番严密调查,人们确认田家英的身上没有一丁点儿枪伤、刀伤等痕迹,唯口袋里装着他的遗书,说:“我相信组织会将问题查明……”

田家英的夫人董边接到丈夫的噩耗,简直犹如五雷轰顶,根本不愿意相信事实。她放下所有工作,赶来现场,只见到丈夫早已僵硬的身躯。董边放声大哭,脑海一片空白。

很多年后,曾在田家英身边担任秘书的逄先知回忆往事,说:“田家英和所有人一样,性格里有优点,亦有缺点。”

他的结局,实际上和田家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01,家道中落不甘平庸:最初,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在逄先知的印象中,田家英是一个十分耿直又较真的人,他不吃“暗亏”,也难以忍受别人对他的不公平,此一点,从田家英的生平故事中就能轻易看出来。

生于1922年的田家英本名“曾正昌”,有一个平凡又艰难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他3岁那年即病故,全家生计重担全部压在田家英长兄的肩上。

可长兄不擅长经营,使得田家家境每况愈下。田母没有办法,只能把振兴家业的希望转放至更聪明的田家英身上。

田家英6岁那年,他的母亲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把田家英送到私塾读书,田家英也确实未曾辜负母亲的期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很快考入省立小学读书,而且深得老师同学的喜爱,在语文方面尤为优秀。

但好景不长,田家英刚读到初一,他的母亲便因病故去。兄嫂不愿再花费大量资金培养田家英,遂辞退店中学徒,要求田家英辍学归来帮忙。

田家英反抗不能,一边在自己家的药铺做小工,一边悄悄于蚊帐中写下要走遍天下,读完世上所有书籍的宏伟志向。

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趁着空闲时间,到书店和书摊蹭书读。老板嫌弃他碍事,把他赶走,田家英转悠几圈,稍等一会儿,又回到书摊继续看刚刚没看完的书籍。如此几番“操作”下来,一本书也就顺势读完。

久而久之,田家英慢慢生出一个念头:他亦想成为“作家”,赚取稿费重回课堂。他给自己取了“田家英”这个笔名,开始向报社投稿。

2年的时间,田家英成功积攒微薄稿费,并利用这些资金,摆脱长兄对他的经济挟制,顺利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田家英”的名字同样慢慢扬名于成都文坛。可由于种种缘故,大家一直难以得见“田家英”的庐山真面目,直至1936年。

那年,田家英读到某位老教授所写“救国论文”,对其中观点十分不赞同,故奋起反驳,同老教授展开一场甚是精彩的笔墨仗,最后以田家英论据充分、立言谨慎、文辞犀利为结局,老教授心悦诚服,自叹不如。

事后,老教授越想越对“田家英”好奇,他认为,有这般功底的人,理应是一名和自己一样,学识丰厚的老学者,对其生出结交之意。

可未料,当老教授真的见到田家英,却震惊了:那个与自己争锋不让的“田家英”怎么是一个年仅14岁的药店小学徒?

老教授呆怔片刻,忽然手指田家英,大呼:“神童啊!你真乃神童啊!”

在老教授的宣扬下,田家英就这样成为成都当时颇具名气的“文坛新星”,得到许多人的追捧。

可以说,就像逄先知形容那样,田家英性格中最明显的缺陷之一即是强木易折,他太过较真,又成名过早,容易生出骄傲之心,缺乏面对逆境的坚韧,比较脆弱,因而他的结局也算在预料之中。

02,忠心赤胆一心为国:他的文采出众,对祖国、人民之心无比赤诚

同年,接触到抗日救亡思想的田家英毅然加入革命先锋队,研读马克思思想。转年,因田家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遭到学校的反对,被处以开除惩戒。

可再次失学的田家英并未心灰意冷,反倒经常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聚会,商议到延安的事情。

对那时的田家英来说,唯有坚定去走《共产党宣言》的道路,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社会,他愿意为了此一理想,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由于受到敌对盯梢,田家英等人不得不转移至赵世珏家中躲藏。在那里,田家英结识了赵世兰姐妹,读到更多革命书籍,亦向朋友们袒露自己渴望投奔延安的念头。在赵氏姐妹的帮助与引荐下,田家英很快得到机会。

11月,呼啸的北风席卷华夏大地,满心壮志的田家英和赵石英结伴自成都出发,踏上北上道路。

抵达延安后,经组织安排,田家英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一段时间,被分配到近代史官当教员。1938年,田家英如愿加入中共组织。

4年后某日,毛主席偶然读到一篇讲述明末文人侯方域抨击宦党的文章,大为惊艳,便叫人打听文章作者,得知田家英的名字。

1946年,毛岸英归国,毛主席想到与儿子同岁、很有才华的田家英,特地安排田家英到毛岸英身边,当了文史教员。

新中国成立前,胡乔木向毛主席推荐田家英,说田家英的性格老实,行事细致干练,适合当领导秘书。毛主席同意后,田家英也未让毛主席失望,把毛主席的存折、稿费及印章等等皆管理得相当妥当,叫毛主席十分满意。

同时,毛主席的文学造诣也令田家英受益匪浅。1963年某天,毛主席看到自己的诗词选中收录了一篇“废稿”,不由指着田家英笑骂道:“你这个人啊!我还真写过这么一首诗,现在看还行,收进去吧!”

毛主席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正和田家英有关。每当毛主席写完诗词,觉得写得不好,顺手揉成团丢入废纸篓后,田家英都会迅速捡出来,小心展开,仔细收藏起来。时间长了,田家英手中便积累了很多毛主席“不甚满意”的作品。

对此,毛主席无奈至极,又颇觉好笑,慢慢就对田家英心生欣赏,将他引为诗词方面的知音。偶尔,毛主席想不起来某诗作者或出处时,还会呼唤田家英来帮他查找。

在毛主席的有意“纵容”下,愈加了解熟悉毛主席著作的田家英成为毛主席最受倚重的秘书之一,不仅参与《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而且常常替党中央、毛主席起草电文及演讲稿。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前,毛主席不满意别人草拟的开幕词,指定由田家英重新书写。田家英花了一整个晚上的时间,写出一篇2000余字的演讲稿,使得毛主席在致词时,竟因过于精彩,而被30余次热烈掌声打断讲话。

中间休息时,某些代表更是跑到毛主席面前,称赞演讲稿写得不错。毛主席哈哈大笑,坦诚表示:“此稿非我所写,乃一个少年派草拟的,他叫田家英,为我的秘书。”

逄先知说过,田家英是一个做事无比认真的人,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不懂谋利;处事方面,又刚正不阿,一丝不苟。而这样的人,很容易得到上司的青睐和倚重,引发某些心思不正之人的嫉妒与忌惮。

但偏偏,田家英不会和那些人同流合污,时间久了,自然会变成他们的眼中钉。再加上田家英对党、对国忠诚,对人民一片赤忱,哪怕遭到恶意打击,亦不会把罪责怪到旁人身上,反倒令自己愈加颓废消沉,失去对生的渴求。

所以他的最后选择,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03,爱书爱字文人心性:他的女儿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

除此外,在田家英的身上,还能看到特别典型的“文人特性”。

正如逄先知所言,田家英在顺境中容易自视甚高,这样一来,他便很难看清楚即将发生在己身上的变故,也很难生出“换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心思,只会一味用强硬态度同对方“斗争”,寸步不让,容易将他的“缺点”、“劣势”全部暴露在对方眼底,给予对方重击他的可能性。

兼之田家英过于相信他人对他的“风骨”的认可,一旦别人否认他,就会把他直接打入“深渊”,令他“万劫不复”。

他的这种性格“缺陷”正和他的志向兴趣有很大关系。

田家英的女儿说,从走入史学研究的“大门”起,田家英便将史学研究当作一生追求。在范文澜的影响下,田家英选中清史课题,将其视作研究主要方向,即使去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也未放弃。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某日,田家英和夫人到王府井逛书店,期间提到研究清史的原因,田家英表示:“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不足40年;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集封建社会之大成,极具代表性;清朝也是外族建立的王朝,但版图却奠定今日中国之版图;清朝的兴衰、文化、变法等等,包括近代新思想输入,都具有丰富内涵,值得研究。”

他告诉夫人,他和毛主席提过他的想法,毛主席非常支持。

在如此动力驱使下,田家英在建国后,即一头扎入清史中,大量搜集各种有价值的资料。

某年,他跟着毛主席到杭州开会,偶然听说书店有海宁藏书家后人售卖的千余封清人信札,急忙同店家联系,利用间隙,把所有信札皆迅速阅览一遍,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40封购买下来。

事后证明,田家英的举措的确很有意义,因为那些信札所写内容,大抵就是中国对《红楼梦》最早的点评,于作者考方面极具价值。

而田家英精心淘来的大量资料,从某种角度而言,也算是为他打开一扇“新窗口”。他把一大半精力皆投入到传统文化和清史研究上,不断用文化陶冶自身性情。

他从文献中了解到封建小县吏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更加坚定跟随中共组织为人民付出的决心;他看到林则徐对国家的大爱,也将林则徐的精神奉为座右铭,说出“倘若有利于国家,哪怕献出生命,亦在所不惜”的感慨;

他仰慕古时文人“士可杀、不可辱”的思想精髓,做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选择。

田家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贯穿他的一生,也让他再无闲暇去关注什么“斗争”,去在意别人对他的蓄意“抹黑”和“打击”。

他发自肺腑地觉得:只要他坚持保持文人正直风骨,以国家、以大局为重,那么人言又有什么害怕?

他相信“清者自清”,相信所有人迟早会看清楚恶人的真实面目,看清楚他的真心与努力;相信一切均会“柳暗花明”,“阳光”能重新“普照”大地。

但他忽略了“人性”,忽略了“人心”,忽略了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将自己一步步推向灭亡边缘,任由绝望笼罩生命,被迫选择文人“以死证清白”的方式,让自己得到彻底解脱。

逄先知说得对,田家英是倔强的,无论世人怎样对待他,他只认准真理,坚持到底;同时,他也是脆弱的,过于沉溺顺境带给他的骄傲,忘记打磨自己,以至于一丁点挫折便能毫不费劲摧毁他。

田家英的结局,正是出自他的性格。

参考资料:

《怀人说史》

《爱书爱字的田家英》

《永远的纪念——父亲田家英的收藏往事》

1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