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直接点名了!央视通报某公司为间谍提供手机后门,危险了!

开心每一瞬间 2025-04-27 11:47:03

前言

一直以为手机“监听功能”只是网络上的玩梗,但没想到,这次真的被监听到啦!

4月24日,央视曝光:某公司故意向间谍提供手机后门,虽然没有直接带点名,但凭借“国外公司”以及“智能终端系统的封闭性”等关键信息,相信大家都有数。

其中,数千部手机被间谍入侵,而这些手机的使用者,不乏多国政府工作人员。

难道花高价买的手机,真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的‘电子哨兵’?究竟是哪家公司如此胆大妄为?

央视曝光,手机间谍!

在如今的社会中,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真没有想到,有一天手机竟然成为了“泄密者”!

让这些间谍机构,在他们的软件系统里面内置,即时通讯的间谍软件,便于监听,监控,或者远程操控对方的手机!

技术团队在调查中发现了更为惊人的细节:美国国家安全局竟向黑龙江省内多个运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定设备,发送未知加密字节,为了唤醒或激活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预留的特定后门。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通过提及“国外公司”和“智能终端系统的封闭性”等关键字,不用说手机品牌,我们都能不言而喻了吧,只是我们没有撕破脸皮罢了。

而那句“当你在看手机的时候,你的手机也正在看着你”不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手机上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条聊天记录、每一次定位,都有可能被暗处的眼睛窥视。

这种手段用在我们老百姓身上还好,但用这款手机的,里面可不少多国政府工作人员,真没想到,我们花那么高价钱买的手机,竟然成了美欧的“情报机”!

可见,董明珠那句:“我们绝不用海归派,里面可能有间谍”的那句含金量还上升。

应对美国情报部门可能实施的窃听与监视行径,这些国家在官员赴美时,会专门为他们配备一次性手机以及仅具备基础功能的手提电脑。

不仅如此,他们还向赴美官员提出明确建议:在抵达美国边检环节时,就应立即关闭手机,为最大程度确保信息安全,最好将手机置于具备特殊防护功能的“特制”保护套内。

在此,国家安全部郑重提醒:近年来,中国智能手机遭受非法入侵的案例已多次出现,这些事件绝非偶然,一切早就有有迹可循!

工信部的“反常”举动

就在央视曝光手机间谍后门事件的前夕,工信部的一个举动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的司长谢存在提到经济数据时,突然抛出——要推动更多的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

这句话虽然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可就是感觉怪怪的,过去,咱们习惯了APP上架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基本上是看公司自己的规划和市场需求。

谁能想到,工信部作为国家主管工业和信息化的部门,竟然亲自出来“催促”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这可真是“反常”了。

要知道,在以往的市场竞争中,APP的上架和推广大多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政府部门很少会直接干预,而此次工信部的介入,不禁让人猜测,是不是美国在相关领域又有了新的动作,导致安卓、iOS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始受到质疑?

毕竟,安卓和iOS这两个系统的主导权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iOS系统的“漏洞”

在苹果刚出售那几年,在我们国内,被誉为最安全的操作系统之一,在用户心中树立起了“铜墙铁壁”的形象,可是,事实真的是这么完美吗?

2021年7月18日,国际特赦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iPhone手机竟然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飞马”恶意软件悄悄潜入用户手机,这个恶意软件不仅能悄无声息地窃取电子邮件、通话记录、社交媒体帖子、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更恐怖的是,它还可以打开手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实时监控用户,甚至能精确定位,瞬间让苹果用户陷入恐慌,真不敢想象,自己的手机竟然成了别人随时监视的工具?这种感觉,简直比打游戏时被外挂爆头还要扎心。

2024年,苹果的更新频繁出问题,让用户的信任不断崩塌。2024年5月,iOS17.5更新发布后,部分用户发现,自己早已经删除掉的照片,竟然在照片应用中重新出现了!而且这些照片有些还是私人照,甚至包含一些敏感内容。

实在让人不寒而栗,自己明明已经删掉了的照片,居然还能重新“复活”,这不仅让大家对苹果的隐私保护产生了疑问,也让人们质疑它的系统管理能力,难道我们的数据真的安全无虞吗?

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同年9月,苹果又修复了一个名为CVE-2024-44171的漏洞,这个漏洞可厉害了,它让攻击者能够通过iOS的辅助功能控制附近的设备,并绕过锁屏保护,就像你的手机就摆在你面前,居然能被别人轻松控制。

2025年4月,苹果又因两个漏洞而再次成为焦点,这次是RPAC漏洞(CVE-2025-31201),这个漏洞让攻击者可以绕过指针认证功能,轻松地获取到手机的读写权限。

这么多年,苹果一直标榜着自己是隐私保护的先锋,结果一个又一个漏洞的爆出,让曾经的“安全堡垒”开始松动,大家不禁开始问:“这真的还是我们曾经信赖的iOS吗?”

国外系统靠不住,国产系统当自强

既然国外的操作系统不靠谱,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看看自己国内的系统?国产操作系统在起步时,确实面临过一些挑战,比如生态不完善

、用户习惯难以转变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系统有一个超级大的优势,那就是自主可控。

以鸿蒙系统为例,它是咱们中国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从底层的代码到上层的应用,全部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意味着咱们的系统不会像国外系统那样,有可能因为某些国家的政治原因,突然被“卡脖子”。

更重要的是,咱们不必担心别国在系统中偷偷植入后门,窃取我们的数据。

近年来鸿蒙的成长可谓是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搭载鸿蒙系统,从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车载系统,鸿蒙的足迹几乎遍布各个领域。

而且,它的应用生态也在不断丰富中,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加入到鸿蒙的生态建设中,不仅是为了自己能用得上,更是为了保障信息安全,毕竟没有哪个用户希望自己的个人数据被随便“拿走”吧?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鸿蒙,不光是支持国产,更是因为它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使用环境。

毕竟在这个信息安全至关重要的时代,谁不希望自己的数据能有一个更安全的保障?我们不仅要给国产系统更多的支持,也要积极参与到它的生态建设中来。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国产系统才能更加完善,发展得更加成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建设,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特别是在全球信息安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产系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与其担心国外系统的安全漏洞,不如给咱们的国产系统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毕竟,只有我们自己强大,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得稳、走得远。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