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c79e78450f2c5b64a5fe7f7253324c3.jpg)
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管是什么原理,如果你哪一天不小心穿越了,那么就先别指望金手指一类的东西,真正考验你个人潜力的时候来了。你是否能在这个不属于你的时间线里生存发展乃至制霸整个世界,全在于穿越前看似休闲娱乐的历史积累与知识储备。而要是说起唐宋元明清最赚钱的买卖,无不是丝织品的制造与出口,根据历史记载,单单是明朝万历八年,江南贩运给澳门各海商的丝织品,光是获得的纯利润就有三十六万两白银之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e038e28678ea060aab57d6c92faa0e7.png)
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所在的家族,就曾经出过三任江宁织造,当曹家被雍正下令查抄的时候,尚有“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万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余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价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单单从这方面来看就知道纺织业有多赚钱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cffd2e134bcec9bd75982445555208d.png)
综上所述,要是能将珍妮纺织机这种对英国工业革命有重大意义的神器推广开来,不亚于对华夏的古老纺织业扔下了一枚大伊万,就算只把图纸卖出去,做好吃穿不愁的富家翁也是绰绰有余了。其实,真要是说起大名鼎鼎的珍妮纺织机,其结构原理并不是非常复杂,即便以宋朝手工业者的水平,想把这东西造出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2c0535ea508cc41f274496350dacad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918bc218147426a49069c0baacd9001.jpg)
珍妮纺织机的出现要追溯到1764年的英国兰开郡,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无意间碰翻了家中的纺纱机,却从倒地之后还在旋转的纺织机里得到了灵感,立即制造出了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式纺纱机,将功效提高了足足八倍。詹姆士·哈格里夫斯以自己女儿的名字。给这台新机器命名为“(Spinning Jenny)珍妮机”。1768年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人合资开办了自己的纺纱作坊,利用自己制造的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到了1770年珍妮纺织机终于获得了专利,又到了1784年的时候,“珍妮机”已增加到八十个纱锭。而当时间发展到了18世纪末的时候,全英国的珍妮机已经达到了两万多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c67be288e98e5dee57e34c97470acbf.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028138b0970ef355e08dca384065ab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236be524cf8194b1c16e490b2bc6e5f.jpg)
相对于传统纺织机,珍妮机其实就是将一个锭子变成了更多个锭子,主要部件包括锭子、滑轮、皮带、纤维供给装置、纱线收卷装置等。具体是一个框架的底部安上有若干绕满粗纱的线轴,框架上有多个个锭子。每一个线轴都用带子连在一个锭子上。在两个横条之间通过的锭子形成一根杆,杆在框架上前后滑动。纺纱工人手摇大转轮让粗纱穿过小走车的压板,钩住锭杆,再拉动控制杆,控制杆压下铁丝,将线推到能被锭子绕起来的位置,重复上面的过程就能将粗纱纺成细纱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5603d0d8681804b7099f9e5c275067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