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员李嘉明无戏可拍,回乡种庄稼、街头摆摊卖西瓜,以此谋生?
演员李嘉明(左)
以往,这类新闻通常发生在港台和港台的部分过气演员身上,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个别演员无戏可拍被迫转行总是难免的。
比如演员蒋祖曼摆摊卖盆栽,演员黄竣锋去餐厅做服务员。
而提到内地演员,我们惯性地把“高片酬”等标签安在他们身上。
李嘉明但如今演员混不下去这类情况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且波及了众多影视从业者。
的确,在内地影视行业野蛮生长的那几年,演员属于典型的高收入群体。
抗日神剧专业户于震
以抗日神剧演员为例,巅峰时期一部戏拍下来男、女三号能收入上百万,戏份更少的配角演员也能收入几十万……
而如今“摆摊”卖西瓜的李嘉明正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他的代表作《抗日奇侠》更是抗日神剧鼻祖。
只是,在时代洪流裹挟下,李嘉明逐渐下沉为河谷的泥沙……
一方面,演艺圈大环境变差。
李嘉明回乡发展
李嘉明提到了自己接不到戏的原因是没有背景和人脉,这恰恰是演员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
的确,如今的演艺圈资源被头部公司和头部演员垄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背后尽是人脉和关系网。
李嘉明谈演艺圈环境
普通演员想要打破这种垄断太难!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李嘉明这类小演员能得到的资源更是少得可怜!
另一方面,李嘉明不具备突出的演技,也着实拿不出优秀的代表作,试问哪个导演敢用?
除了“臭名昭著”的《抗日奇侠》,李嘉明还参演过《回家的路有多难》等小成本作品。
李嘉明作品质量不高,多为抗日神剧、乡村玛丽苏剧,剧情槽点太多;
他的表演只能算得上及格,塑造的人物脸谱化严重,台词功底一般,演了十几部作品却没有出彩的角色。
李嘉明本人并没有提到这一点,但这也是导致他如今的“窘境”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然,李嘉明的“戏龄”堪比老戏骨,但也仅仅是“戏龄”。
李嘉明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李嘉明“回乡种田”“摆摊卖西瓜”等行为多多少少有“卖惨”“作秀”博眼球的成分,他在视频里表现出来的质朴无华可能只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人设”。
他目前赚钱的主要阵地是短视频平台,单平台160多万的粉丝也算得上是大v了。
按照该平台广告收入分成和流量变现基本规律,李嘉明的月收入至少在几万甚至十几万,加上他直播带货的几个甚至几十个w的“坑位费”和利润分成,每月小几十万的收入稀松平常!
李嘉明直播带货
所以,李嘉明“无戏可拍”转行做网红是明智的,只是在笔者看来他不应该继续消费观众的“同情心”了,努力输出优质视频内容或者把物美价廉的商品带给大家才是更值得做的!
与此同时,很多有李嘉明同样“遭遇”的演员选择了默默坚持。
相比于李嘉明,他们有更优秀的演技和更经典的代表作,但也没有逃过演艺圈寒冬的侵蚀,如今无戏可拍。
演员王往
比如演员王往。
王往《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他曾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饰演副团长林译,操着一口江浙口音且性格拧巴,他的表演层次感十足,与段奕宏、张译等众多实力派相比不落下风;
王家卫执导的贺岁电影《天下无双》中,王往为饰演剧中壮汉八大高手老大“大粒墨”,一个月之内体重增重30斤;
央视播出的史诗历史大戏《汉武大帝》中,王往饰演60岁的司马迁。
王往《汉武大帝》剧照
当时他仅27岁,但精湛的演技还是让他成功驾驭这一历史人物,因此他被称为演员里的“千面人”;
《月是故乡明》中,王往为了塑造好盲人,曾整月蒙着眼体验生活。
杀青后,他坦言这部戏是他迄今为止遇到最难演的一部……
如此敬业且演技精湛的演员如今也接不到戏了!
演员王往“求职”
以他的观众基础完全可以转行做个网红或者直播带货,但他并没有,而是选择在社交平台“求职”,希望获得表演机会,在演员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李嘉明
笔者并没有抬高谁、贬低谁的意思,只是想给李嘉明等想做“网红”的演员提个醒:干哪行都要有真本事,消费“观众缘”是走不长的,“嘎子”谢孟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