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名书记工作室”互学互鉴活动在坂田街道第五园社区举行,龙岗区委组织部组织三科、各街道党建办、深圳社工学院社创中心负责人及社区党委书记等40余人参加活动。
▲参会人员合影
活动中,与会人员先后参观调研了睦邻坊、第五园天桥、民心接待室,实地听取“王震书记工作室”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经验做法,并在第五园社区工作站会议室召开座谈会,观看了“民心接待”情景剧。龙岗区委组织部组织三科相关负责人分享了案例撰写及现场汇报技巧,参会人员围绕“如何抓好基层治理、讲好社区故事”交流了所学所思所获。
▲参观睦邻坊
第五园社区通过“民心接待”活动连接千家万户。自该活动启动以来,开展了160多场次活动,定点接待居民群众2500余人次,行走服务居民群众2万余人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544个,让社区工作被群众看得见、感知得到,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并更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当中,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社区党委深入行走小区“一人一网格”挂点联系,发动78居民党员担任楼栋长
王震介绍,第五园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其对人居环境的高要求,与小区老旧、历史欠账造成的社区公共配套滞后之间矛盾突出,社区管理难度较大。为此,第五园社区党委学习借鉴“龙岭模式”,将社区分为七个责任网格,安排社区党委班子成员“一人一格”挂点联系。该社区党委委员穿上印有姓名和手机号码的红马甲,在小区“亮身份”行走,主动与居民“拉家常”,大忙小忙“随手帮”,这些行走的红色身影,拉近了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在行走小区中,社区名书记工作室成功发动78名积极热情、有意愿有余力的居民党员担任楼栋长,实现了“党员包楼栋”全覆盖,并在每栋楼下公告楼栋长姓名、联系方式和服务清单,居民有意见诉求,可以24小时联系反映。
统筹多方共建“民心接待”平台推动解决“老大难”问题,打通17年断头路
为了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社区名书记工作室搭建了“民心接待”平台,由第五园社区党委班子成员牵头,每周至少半天在党群服务站点接待居民、倾听诉求。
▲情景剧再现“民心接待”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民心接待”第五园社区妥善解决了环城南路下沉段道路建设问题,打通了17年的断头路。
王震介绍,由于平时接触少沟通少,最初居民对该路段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安排不了解不满意,说到激动时还拍桌子。第五园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听、认真记,想办法邀请上级有关部门参与民心接待,面对面向居民群众解释说明。后来收集的需求意见多了,邀请参加接待的职能部门也多了起来,从一两个单位扩大到二十来个部门单位一起现场办公,一起坐下来和居民讨论方案。后来社区居民也选出代表参与方案设计,进一步提高效率。经过反复沟通交流,方案最终确定下来,环城南路下沉段道路在去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为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画上了圆满句号。
同时,社区名书记工作室牢牢抓住区、街近年来下沉的资源,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例如,利用道路下沉段空地,向区城管局争取建设成“口袋公园”,满足了周边近2万名居民的休闲需求,居民纷纷点赞。
一件件群众“身边小事”办成“幸福大事”,把群众“盼的事”变成社区“办的事”……久而久之,居民们常常获实惠,居民群众也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于是,第五园社区名书记工作室积极发动社区各类群体参与家园治理,推动成立“睦邻坊”,把小区里的律师、心理专家等高素质人才聚合起来,为邻里纠纷调解、居民身心健康提供专业意见;又如第五园社区建立了商户联盟,整个社区200余家商铺都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市容环境焕然一新。
“一转眼,‘民心接待’已经坚持了三年多。接下来,我们将用更暖、更实、更硬的举措,持续搭好这座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桥梁,让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社区名书记工作室负责人王震说。
链接:
龙岗“社区名书记工作室”
2022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教育管理“5个100”行动要求,龙岗区全面启动“社区名书记工作室”创建工作,授牌成立了布吉龙岭、南湾南岭村、平湖上木古等9个“社区名书记工作室”。
2023年,龙岗区将充分发挥“社区名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教育培养基层干部队伍,陆续开展系列交流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第五园社区基本情况
第五园社区位于坂田街道坂雪岗片区南部,总面积1.15平方公里,管理服务人口约3万人,辖区内有物业小区5个、社康中心2家、学校2所、幼儿园5所,曾获评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等荣誉。
(罗实宜 文/图)